loader

區塊鏈讓人迷失的7件事

Foto

區塊鏈(Blockchain)無可否認地的確具有某些優點,但也仍有許多和區塊鏈相關的誤解和迷思尚待澄清,常見的迷思中有些特別跟比特幣區塊鏈有關,有些則是和區塊鏈的替代技術有關。

 迷思1:區塊鏈是雲端上的一個神奇資料庫。

 區塊鏈並非一般常用的資料庫,而是一個概念上完全平坦、清楚記載著一連串交易記錄的檔案清單。這份清單「只能追加」,因此交易記錄永遠無法被刪除,但檔案可以無限制地持續成長(目前已來到50GB左右),並在點對點(P2P)網路中的每個節點中被複製(因而產生有關擴充性與延遲的問題)。

 迷思2:總帳(ledger)的完整性是由P2P網路中的絕大多數節點所決定。

 事實上,這是由絕大多數的「雜湊演算能力」(hashpower,也就是在資料探勘時所用到的運算資源)所決定,而非網路上單獨的節點數目。這意味著如果網路上有個夠強大的單一個體,就足以「壓倒」所有其他節點。

 迷思3:總帳的記錄無法被修改或撤銷。

 這句話以實務來說沒錯,但理論上,任何單一組織只要擁有足夠的雜湊演算能力,就有可能追溯回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也就是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重新改寫記錄內容。不過一旦發生這樣的情形,將會大幅降低比特幣生態體系對一般參與者的吸引力,因為這將摧毀所有使用者對區塊鏈技術及其商業經濟體系的信任。假如某個國家或機構有經濟交易以外的另外打算,大可投資約四億美元(對他們來說不算是太大的金額)來建構足以改寫區塊鏈的雜湊演算能力。

 迷思4:區塊鏈技術可擴展至全球經濟層級的規模。

 受限於網路本身的設計,比特幣在擴充性上受到的主要限制來自於每秒所能處理的交易數量相對很小。因為每一區塊的大小最高只能達1MB,加上每一區塊有約10分鐘的確認延遲時間(視交易的平均大小而定),導致每秒最多只能處理7個交易(7 tps)。而隨著交易記錄的大小持續增加,這個數字一直在降低,現在預估已經低於3 tps,跟Visa網路尖峰容量47,000 tps或Nasdaq的100萬tps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迷思5:區塊鏈可與貨幣或數位代幣分離。

 事實上,依目前的情況,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重要一環,而區塊鏈只是一串比特幣交易的清單。其驗證機制需仰賴貨幣本身提供的誘因,來驅使採礦者進行交易驗證。因此,正如某些比特幣界人士所言,任何宣稱貨幣本身不重要、跟區塊鏈相比是可以被忽略的人,並未徹底了解這項技術以及其背後的原理。雖然的確有可能開發出可使分散式總帳無需仰賴貨幣單位來運作的設計,但這都還只是在實驗性階段。

 迷思6:比特幣交易是匿名、即時、絕對的。

 事實上,比特幣交易參與者只能算是半匿名,而交易速度理論上至少需要10分鐘的延遲等待時間,實際上更可能需要超過一小時(當交易金額龐大時)。而且區塊鏈交易是帶有機率成分而非絕對的,因此理論上要製造出一個可允許重複支付的替代鏈(資料分支)是可能的,但前提是攻擊者必需在雜湊演算能力上擁有絕對的優勢。

 迷思7:區塊鏈是一個去集中化的系統。

 雖然一個去集中化的點對點網路是最初的設計願景,但區塊鏈系統已越來越集中化,其網路上的P2P節點數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穩定減少中,而目前約有80%的採礦工作都集中在四個位於中國的採礦池。理論上,只要這四個採礦池中的任兩個串聯,就能掌握大部分採礦所需的運算資源優勢(也就是雜湊演算能力),進而控制分散式總帳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