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他山之石,尋求年金改革通關大道

Foto

改革年金制度,可以考慮不同模式,全盤大修或局部改革,一次到位或分段進行,各模式均有利弊得失,難有最完美而萬無一失的模式,只有儘量降低衝擊,提高目標效益,審慎選取抉擇模式。而配套措施之採行,也宜列入考量。且觀各國作法,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一次全部大改,是追求永續公平的制度,釜底抽薪的方式,乃一步到位直接跳到柏拉圖理想境界,大破大立,最為肅殺。從世界銀行三層年金架構的第一層開始打底,建立全國普及的國民年金制度,全民均獲基本的保障。接著再往上推到第二層,依不同職業特性各自建立制度,第三層則屬各自選擇的商業保險制度。在財源上,則採確定提撥制,奠立財務永續的根基。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不同部門退休制度得以相容,乃是具有遠見的制度。而台灣各類制度行之有年,若採此重打根基模式,另起樓柱,衝擊層面過廣,改革工程過浩,採用機率不高。

 局部分項改革,看來是目前可能採行的方式。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改革,調高提撥率,降低給付額,延後領取年齡,是國際上常見的改革方式。台灣年金改革若考慮此類模式,涉及各類年金的調幅應該多少,須進入實質討論議題。討論之際,對不同制度進行比較,免不了比個你高我低,錙銖必較。比較的基準不同,角度不同,立論便有差異,若無事前充裕準備,易淪為紛爭四起的烽火戰場。

 OECD國家近年來致力於相關改革,亦是為健全年金體系財務,由支出面與收入面同步著手,提出完整資訊,全面評析,且具配套措施,以降低衝擊程度。在降低支出面上,降低退休年金給付額,逐步讓年金給付金額和平均餘命的變化連動,有些國家甚至原有年金自動調高機制予以凍結。退休所得的計算,不以考量最後一年薪資,乃把退休前數年之薪資納入考慮。種種措施推出,意在降低支出壓力。

 延後退休,已在多國施行,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挪威和冰島等國,有些國家則已延至67歲。此制之配套措施,包括延後退休者給予增額年金或其他財稅優惠,提早退休者雖可申領減額年金,但減幅會加大。至於財稅優惠是否採行,須視各國租稅制度與改革環境而定,未必能夠順利推動。

 調整確定給付式的公共年金,提高保費費率,為各國普遍採行。台灣年金改革一旦觸及此議題時,想必是一場硬戰。各國普遍採行分階段逐步逐年調整模式,鮮少一次調足。至於台灣分階段執行的進度與幅度作法,或許將出現多種改革版本,有待同桌並肩,細細討論,否則難有共識。

 各界爭議的焦點,常與資料呈現方式有關,包括:比較各職業別的收入高低數據時,只看保險,只看退休,或看兩者加計所得? 只看每年支領年金,或加計退休之際的一次支領額? 各職業的特性是否需帶入給付額差異的評估準則中?討論各人給付額時是否應計入提撥率高低? 改革對象是否擴大?處處都需細膩地檢視,選擇適切的比較基準與配套措施。愈早提出周全適切的資訊,愈快縮短相互口舌爭議的時段。

 建構公私混合之複合型保障體系,乃國際趨勢。政府財政資源有限,無法由政府全額負擔,而透過公私混合併用之制度,部分強制儲蓄,部分由個人自行選擇。保險金融機構推出退休年金相關金融商品,將是社會高度需求,值得我國金融體系積極推動。許多國家也透過保費免稅或補貼等方式,鼓勵或強制雇主及受僱者參加私人年金儲蓄,個人並可自行選擇投資方式或委託代操。

 年金改革的推動,需要各界相互包容,方能尋得改革共識。此相互容忍的氛圍,在當今社會中日愈淡薄,歸根結底,與諸多現象有關。所得分配不均,經濟商機不振,財政調度不妥,是財務角度問題。政治與群族的多重對立,亂象與不平情緒的瀰漫,是社會角度問題。這些難題相互糾纏,有待努力以尋適切良方。雖然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未必條條順暢,道道通達。通路之前,注意沿路可能發生衝撞車禍、道路坍方、颶風來襲、人為違規等等情事。這挑戰於當今面對,方案須當今抉擇,且把視野放寬、放大、放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