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從歷史觀察中國大陸經濟發展

Foto

近八年來,筆者在本報專欄和讀者談論中國經濟與有關問題。2004年曾出版《認識中國》一書。2016年7月由南粵出版社重印。該書內容包括中國歷史的承傳、文化與生活、經濟、人口、科技與教育、政府、地理和中美關係。我重讀該書以後,向讀者介紹。

 今天的中國,已經和2004年的中國不同。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熟,2004年中國經濟雖然經過25年的快速增長,但還沒有達到一個已發展國家的階段。2004年中國經濟將能和美國的對立只是一個希望,還不是事實,能夠付諸現實的因素在《認識中國》一書討論。

 我對中國經濟與有關經濟問題的認識,是從中國人力資源出發,歷史解釋人力資源的來源與背景,文化與生活是人力資源的表現。經濟是人力資源運作的一方面,人口政策影響人力資源。科技與教育一面受到人力資源的影響,另一面影響人力資源。地理不單是天然形成的,還會受人為的選擇和影響。政府與中美關係當然是中國人民締造的,認識中國的要點是認識中國人。

 中國的歷史從商朝(西元前1600~1046年)的青銅器開始,已表現中國傳統的技術與手工藝,這是中國人力資源在歷史上的表現。人力資源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周朝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莊子和墨子等建立了中國人用心思考的傳統。儒家的文化傳統,注重道德多於法律,這可以用來解釋在1978年後經濟改革時期,鄉鎮企業沒有法律的保證依然可以很活躍的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秦朝的政治制度,漢唐的對外貿易,絲綢之路遠達歐洲,為今天一帶一路的大計畫打下基礎。宋朝的市場經濟建立了中國的經濟的制度,南宋首都在杭州,私營企業的規模擴大,是直至今天江浙一帶尤其是上海的工商業仍領先其他省份的原因。中國的歷史傳統影響了中國人民的經濟行為和生活習慣,例如知識份子的用心思考,農民和工人的勤勞,行政人員的管理才能等。在文化與生活方面,中國的藝術、手工技巧與食物烹調都是每個中國人可以享受的。

 中國的經濟從漢朝歷史司馬遷史記的《貨殖列傳》,已經說明市場經濟的存在和司馬遷對市場經濟運作的瞭解。從漢朝到中華民國,市場經濟都在運行,使中國經濟在沒有科技推動的環境下繼續進步。只是到了清末受到歐洲帝國主義的侵略,失去政治的獨立,把精力消耗在戰爭上,阻礙經濟發展。但到了民國時代,雖然政治不穩定,但1930年代私營企業還能推動中國經濟的緩慢發展。

 關於科學與教育,在傳統的中國有志之士和有才智之人都熱衷於做官,因為官員的地位最高,收入最多。在今天的中國,懂得科技的人才不但地位高,收入多還能增強國家在世界的地位,因為「科教興國」是廣被接受的口號。中國有才智的青年,在國內念完理工科後,願意到美國一流大學念研究所,很多留學生回國後對中國科教的建設有很大的貢獻,中國政府重視教育,決定中小學的教育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也鼓勵民辦中小學校,民辦的中小學有些很特出,因為想招收優秀的學生。教育部用大量的經費,資助重點大學,但可以改進對大學的監管,讓大學享有較多的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實行計劃經濟,降低了生產、投資與消費的效率,直到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接納市場經濟以後,GDP的增長率才大幅提高。但是經濟政策的一個弱點,是在1980年開始試行的人口政策,目的是不要讓人口增加太快,以致人均GDP的增長率降低。從1978年後25年中國的GDP增長率每年平均約9.4%,實行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只能把人均增長率提高不到0.4%,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只有極微小的影響。該政策試行了30年以後,年輕的勞動力開始缺乏,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發生問題,政策難以改變的一個原因是推行該政策的幹部人數多,勢力大,阻礙人口政策的改變。

 在第六章廣泛的討論中國的政治體制和政績,包括建國的目的與歷史,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時代對整個國家的破壞,開放改革以後政府逐步建立市場經濟對中國經濟發展正面的影響和我個人參與體制改革的經驗,民主、自由與貪污也是討論的題目。中國實行一黨領導的政策,但每年國務院總理對議會的報告都包括實行民主制度的進展。

 中美關係大致友好,2016年與2004年比較,因為中國的經濟地位提高了,可與美國抗衡,使美國人有時候仇視中國,例如不參加中國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今天美國有很多其他的國際問題,精力分散,既不願意也沒有能力和中國對抗。

 《認識中國》是用長期的眼光來觀察中國和中國人的行為和活動,是個總體性的認識。我在報紙上寫的文章,是針對個別中國經濟問題或與中國經濟有關的問題作解釋或提出建議,是細節的討論。有一個總體性的觀點,能助於分析與瞭解個別的經濟問題,因此我把這本書介紹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