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窮人銀行創辦人尤努斯日前來台親自參與社會型企業東亞年會,他的演講極具感染力。在台灣朝野對於經濟怎樣走下去?焦慮感飆升的現在,尤努斯以本身的成就提出清新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我們是工作給予者,不是工作尋找者」(we are job givers, not job seekers),揭示尤努斯對未來零失業率的宏觀設想。他鼓吹年輕人不要再被「找工作」綁死。他說這是上個世紀的觀念。21世紀應該是選擇自己的工作創業的時代!同時,他也呼籲這一代的社會菁英要思考:「我們如何把這個世界移交給下一代?」
他認為,未來世界人口快速增加,到2025年,有可能達到120億人口,但傳統經濟型態卻因為機器人取代人力,就業機會反而減少,要達到零失業率,只能透過創業精神解決,而不是年輕人到外面找工作。
他認為新一代年輕人不會只是追求財務成功、經濟成就,他們因為科技連結全世界,視野不同,事實上他們並不一定喜歡當公司的CEO!因此具有解決社會問題為宗旨的社會型企業,應該是新一代創業的機會點。
尤努斯說:過去的企業只有一種,以賺錢為目的。年輕人沒有選擇,只能去找工作。他強調,即使在孟加拉,他也認為沒有人一定需要被雇用、或呆坐著等企業通知他有沒有工作。因此,尤努斯由窮人銀行借戶的第二代開始鼓勵他們創立社會型企業,尤努斯成立social business fund 提供創業基金。他說:「年輕人被老闆決定命運、喪失自己,是一種恥辱。我要設計一套方式,讓年輕人成為創業者!讓他們能自由夢想。」
尤努斯說:過去很多科幻影片,到今天都變成科技現實,今天看起來是夢想的社會「幻想」,誰說不會變成明天的「現實」?社會型企業就是這種「社幻」。
他認為,先要有夢想,才有可能發生,沒有夢想,就沒有任何事會發生。
跟當初尤努斯創立窮人銀行一樣,他的每項創新後面都有一套「讓人會自己好,可以站起來的務實規則,既簡單又能執行到底」。這或許跟大家以為的觀念不同。例如,窮人銀行的還款率達99%,而且沒有擔保品,協助數億人口脫貧,連台北市長柯文哲都問:「怎麼有可能?」
事實上,窮人銀行的借貸,後面有很多規則的。第一、借給負責家計的婦女。第二、每週還款(用小額還款養成儲蓄習慣)第三、要挖廁所(建立衛生習慣)第四、要聯合借款人互相保證(建立鄰里互助)、第五要同意兒女受教育,並提供助學貸款(翻轉貧窮命運的關鍵)第五、鼓勵借款戶下一代創業(良性循環的起點)等等。這種服務業不受金融風暴影響,2008金融危機有擔保品的銀行紛紛倒閉,只有窮人銀行ㄧ支獨秀,關鍵在這裡!
同樣的尤努斯社會型企業的做法,跟資本主義創投育成也完全不一樣。在尤努斯的Grammen trust投資下,共有2300個創業者,大多是窮人銀行的借戶的第二代,教育程度由小學畢業到大學都有。
所有的創業計劃經過信託的專家團隊篩選、訓練、建立標準,一旦開始營業必須每天用手機簡訊報告營業狀況、每週有每週業績報表,每月還要報存貨、現金餘額等,用同步方式coaching創業者、信託的團隊實施onsite 及offsite監控,確保創業者注意各種經營風險並適時提出補救措施包括再融資等。你要創業必須先要申請辦一支手機!
尤努斯說,窮人就像種在盆栽中的種子,種子放在盆栽內長不出大樹,這不是種子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土壤。
窮人沒有問題,是社會有問題。是制度造成貧窮,80%的財富掌握在1%人口的社會一定造成社會動盪,因此解決貧窮問題也是這一世代相對富裕中上階層自救的問題。
他認為科技給予年輕人絕佳機會,可以藉由科技創新解決社會問題!最後他強調:社會型企業不需要有特別能力超人,而是要讓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創業。現在人人都擁有超人的能力,透過手機、網路,我們擁有的優勢遠遠超過上個世代。社會型企業是我們的事情,不是政府或其他機構的事情,只要是人類現在都有超人的能力,要把它解放出來,別變成被雇用的機器人!
談到未來台灣社會型企業的發展,尤努斯說:稻米這種植物存在幾千年了,果實也是。早期的人類撿食野生的稻米果實,直到有ㄧ天、人們想要集中種植,掌握結果,革命就此發生!
尤努斯的語言簡單平實,卻具有抓住人們敏感神經的震撼力,更重要的是,他對目標有極大的信心,對方法非常務實圍繞解決人的問題去設計,消除失敗的可能性,而不是找尋成功的答案,因為每一個事業只要去掉失敗的可能性就只能剩下成功!
有別於西方教育總是集中焦點在事上,談成功的策略、成功的模式、花很多時間在訓練成功的本事,把事業當成菁英的事。尤努斯可是逆向思考,人人都可創業因為我協助他們去掉失敗的可能性。窮人銀行如此、社會型企業也是如此!
在此時的台灣,投資低迷失業飆升,企業投資外移、年輕人深深感受世代擠壓問題,老一代吵吵鬧鬧都在利益分配問題,卻對即將到來的老年化社會與世代矛盾坐困愁城,此時此刻、想想尤努斯帶來的這種「讓人可以好、而且以後會好」的理念及其背後「樹人」的規劃,帶給我們改變現狀的動力,朝野何不好好把注意力移至創造「下一代多種選擇的菜園」?別陷在上一代以工業為主的思考巢臼中空轉!我們真的不能迴避:「要如何把這個世界移交給下一代?」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