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倒了2家公司之後

Foto

也不過隔了一個周末,台灣天空忽然就少了一家航空公司,而且還是老字號的台灣第一家民航公司。這個事件的受注目程度大概短期內很難被別的新聞取代,因為不但25條國內外航線突然停擺,5千多名旅客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第二天的行程會突然沒有飛機可搭,1萬多名在國外的旅人回程沒著落、10萬多買了機票的民眾成了冤大頭,更不要說還有1千多名員工一夕失業,可能有上千個家庭的生計因此出問題。

 為何茲事體大,公司卻宣布得如此突然?經營者振振有詞,為了完善處理、為了避免恐慌,甚至為了飛安,總之在正式發布消息的前一天還否認到底,把員工旅客投資人全矇在鼓裡,都是不得不為。但這麼大的一間公司要自我了斷怎有可能只1、2天就做出決定?尤其對照一下這家公司就在財報發布前後,還宣布將新增多個航點,甚至向外挖角聘入新任高階主管以重振旅遊業務;只能說經營階層太傻太天真,卯勁救公司的同時,渾然不知大股東早就盤算著要如何抽身。

 其實就在10天前,也有一家老字號營造廠因周轉不靈宣告停業。雖然知名度不若航空公司,但這家甲級營造廠也有30多年歷史,創辦人背景顯赫,曾在台灣業界排名前四大業者,參與公共工程及獲獎無數。雖然早有其財務困難的傳言,公司也是一再嚴正否認,連身為業主的台北市政府都出來打包票。然而也是突如其來一封給員工的信、給債權人的信,董事長的親筆簽名才證實了公司走投無路,只好熄燈。慘的是工程進行到不上不下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如果找不到人接手,恐怕將成為市區裡最醜的一棟爛尾樓。

 公司經營不善,無以為繼,除了宣告倒閉和解散,還有很多選擇方案,但這兩位老闆寧可背負罵名也要決定不玩了,其實代表的是對於「經營」這件事徹底死心。這兩家在市場上曾是舉足輕重的業者或是認清自身能力不足,或是認為產業前景不佳,都採用了最絕決的手段退出。事實上在台灣這樣政策莫衷一是、市場秩序混亂的經營環境中,我想箇中掙扎應該早就在許多老闆心中排演了多次,而且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就會看到第三家真實上演。

 倒了2家老公司,這不是警訊,什麼才是警訊?政府也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