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一例一休的美麗與哀愁

Foto

近來最受全台灣企業主關注的新聞莫過於一例一休的相關議題,一年多來歷經紛紛擾擾的政黨輪替,在不按牌理的狀況下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執行以來亂無章法罵聲不斷,政府還為此召開記者會澄清,不過看起來卻是越描越黑並沒有什麼效果。的確,這次勞基法修正過程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工商界大老認為法令在不久將來會有轉圜空間,不過在目前社會環境的氛圍下,或許會有適度彈性出現,但是要往資方靠攏調整的機會不大,甚至我認為未來法令修改的頻率與複雜度會越來越高,而每次調整都會慢慢加重勞動成本。

 就我的觀察,這次修法過程最大的影響不是新法令造成勞動成本的增加,而是勞動檢查變得更加的嚴格與頻繁,並且在新聞媒體的轟炸下,勞方更清楚自己的權益進而勇於捍衛,這樣的改變下迫使資方強化對於勞動法令的認知與重視,提升企業遵守法令以及尊重專業的比例,雖然有部分企業還是處於觀望的態度,但是隨著執法步調越來越加速會慢慢地減少。在勞動法令緊縮的趨勢下,勞方不論是自願或是被迫都會逐漸增加休假的天數,開始重視自己的休閒時間,提升台灣整體生活品質。

 未來企業想要透過資訊不對稱來剝削勞工的難度會提高,低廉的勞動成本會逐漸在台灣消失,過去為台灣帶來經濟奇蹟的苦幹實幹與奮鬥精神在未來會越來越不管用,企業如果還不能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只想倚賴坊間不肖的管顧公司設計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奇怪招數,一味地想要透過降低勞動成本以及低價來生存,我想時間會慢慢地淘汰這些不具競爭力的企業。而勝出的企業必定需要重新盤點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無謂的人力閒置與浪費,更有效率的運用有限資源創造出最大價值,這個時候企業將會更重視人力資本的累積與員工的培育,而不僅僅是把員工視為勞動力的投入。

 希臘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般人都誤以為希臘人很懶惰工時很短,所以才會不具競爭力。其實恰好相反,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5年對成員國的調查,希臘的平均周工時為42小時居歐盟之冠,遠高於德國的35.3小時(歐盟平均為37.2小時),在OECD所有35個成員國裡高居第三。希臘自己也認為在歐盟國家中,他們不僅是最勤勞也是最值得信任。不可否認以工時的角度來看希臘的確是歐盟中最勤勞的國家,但是他們選擇用傳統的方法在做事,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場所虛耗,卻不努力想辦法提升工作效率,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若是台灣企業持續追求希臘式的勤勞,我想台灣希臘化的日子應該就在不遠的未來。企業主需要改變經營心態,開始重視人力資本的累積,這樣才能看到一例一休的美麗,避免在這波趨勢中被淘汰。

 但從人力資本累積的角度我也看到一例一休的哀愁。幾乎所有工作者都受勞基法的規範並不合理,尤其是許多的知識、技術或創意工作者,這些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與型態相對彈性,而且在初期需要投入大量額外的時間研究與思考才能快速累積專業與經驗,而我們的法令卻是限制他們花額外的時間在專業的累積,這會影響年輕一輩的價值觀,讓他們誤以為每周只要花40小時在自己專業上就已經足夠,卻忽略了自己能力不足需要額外的時間來補強,使得原本已經熱中於追求小確幸的台灣年輕人有更多的時間追求生活上的小確幸。而少數有企圖心的年輕人想要花更多時間在鑽研自己的專業,只好強迫自己偽造出勤紀錄來換取機會,但是企業主卻不一定敢承擔這樣的風險,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會被檢舉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這樣法令的緊箍咒下,我很難想像台灣還能有機會可以產出頂尖的專業人才。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這是很多企業主朗朗上口的一句話,但是有多少人是真心真意說出口而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在實踐呢?台灣要轉型成功提升競爭力,是該時候好好正面思考這個議題,而不是陷入勞資矛盾的泥淖而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