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牽動全球80兆美元的投資革命》龍頭企業財報再好看,沒做好ESG也被列入黑名單

Foto

「我們在你們的月報、季報和年報中,看不到各部門相關財務資訊的揭露?」「我們在年報中讀到你的減排願景和承諾,但沒有看到計畫?」「我們看到一份違法超時工作的報告,你們的勞工政策到底是如何執行的?」「我們發現貴公司獨立董事在股東會的出席率,平均僅有45%?」

6月22日,在鴻海的年度股東會上,投資鴻海8億美元、來自英國倫敦的資產管理公司Hermes董事周尚頤,針對鴻海集團的財務透明度、氣候變遷因應、勞工權益、接班問題、獨董出席率等多面向領域,提出「超犀利十問」。

平時領導集團於全球開疆闢土、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郭,回應時卻似有些不自在,不僅有兩題未直接回答,在涉及接班及獨董出席率等質疑上,也未直接面對問題核心。

大老闆們的新考卷!
評估企業永續發展的能耐 ESG掀浪潮

「我們對(鴻海)這樣的回答並不滿意。」周尚頤於近日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指出。

這些考題,是為了讓投資機構填滿一張攸關企業投資評價的新考卷,考卷的名字,叫作「ESG」。何謂ESG?它是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與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者的縮寫,是全球近年興起的一股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浪潮。

傳統上,在決定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時,機構投資人多只會檢視其財務報表,以營收、獲利等指標來判斷投資價值。然而,在納入ESG的考量後,投資人所看的項目,將大幅擴展至各類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非財務因子」。如企業在碳排放及能源使用的效率、供應鏈廠商生產線對環境的衝擊、員工培訓及勞動條件,以及利害關係人權益等面向。

投資規模多大?
2千家金融機構 掌握逾81兆美元

據統計,全球簽署聯合國ESG投資指導原則(PRI)的金融機構至今已超過2千家,對應的資產管理規模更是超過81兆美元。其中,已表態「遵行」ESG投資邏輯的資金規模,則從2012年的13兆美元,大幅成長至2016年的22.9兆美元,超過全球總資產管理規模的4分之1;在歐洲,這一比重甚至高達53%。

「這股以ESG為首的永續投資狂潮,已大到主流投資圈難以忽視。」《經濟學人》在去年底一篇探討ESG的專文如此評論;而這股狂潮也推進到了台灣。

全球資產管理業者對ESG投資的興趣開始狂飆,關鍵是在2015年3月,第三份重磅報告《從股東到利害關係人》(From the stock holder to the stake holder)發表之後。

「北歐資產管理公司非常看重企業人權及勞動條件,這在他們選股考量時比重占很高!」長期關注ESG發展的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解讀,是一份份來自歐洲法人機構的「投資黑名單」。

主管機關力推!
在港股掛牌上市 要看ESG夠不夠格

以香港為例,想在港股掛牌上市,夠格的ESG就是必要條件。2016年起,港交所強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須遵守「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進行報告,若不遵守,則得公開解釋原因。

臺灣指數公司研發部總監陳文練表示,所謂「公開資訊」包括企業官網、年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公司治理報告書等。

企業要面對的,不只是法人投資意願的問題,當這個投資故事把ESG與「長期營運」及表現相連結時,它的威力會更加擴大,甚至連資本市場、銀行放貸意願及產業供應鏈,都將因此迎來一波翻轉。(閱讀全文…)

本文為精采摘要,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38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金融股投資術》台股哀鴻遍野 投信外資大力敲進 投資人該不該跟著買?
現代人的消費觀:CP值、上網購物、企業社會責任 
用心於不交易才會賺 暢銷書作家公開選股心法 
一場不一樣的CSR實驗 
落實幸福企業 一銀逾半數員工年薪超過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