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所舉辦的「2017亞洲華人FinTech國際高峰論壇」於昨日(26日)精彩登場,不只講者吸睛,參賽者也是從百名團隊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現場吸引近300人到場!歷經激烈的競爭比賽後,台北商大、台北科大合組「微股力Quants.ai」隊以「台股大數據LINE BOT」拿下金賞獎!
首場專題演講由普華永道大中華區金融產業顧問諮詢部門營運長張立鈞揭開序幕,他帶來第一手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調查」,據調查顯示,中國與全球受訪者都認為未來五年「零售銀行」、「投資及財富管理」、「資金轉移支付」是被金融科技顛覆程度最高的領域。
張立鈞指出,「零售銀行」、「投資及財富管理」、「資金轉移支付」是被金融科技顛覆程度最高的領域,其次才是企業銀行、基金公司、保險中介、壽險產險、券商、市場運營商和交易所,而投資銀行受影響的程度會是最小。
而誰會是主要的顛覆者?在這個命題中,中國受訪者與全球受訪者有顯著的差異,中國受訪者認為「電商平台、大型科技公司、傳統金融機構」是最具顛覆性的力量,而全球受訪者則認為「新創公司、社交媒體、信息與通信技術運營商與大型科技企業」。
張立鈞強調,傳統金融業前三大不會超過市占50%,但科技顛覆讓一些行業的競爭與邏輯與模式發生變化,「贏家通吃」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像微信、阿里巴巴、臉書、谷歌都只有一家,這種零和遊戲的模式在金融業是否可行待觀察。
張立鈞也強調,「人才」是金融科技一大挑戰,未來需要複合型人才。傳統金融是重視風控的,但科技關注的是客戶體驗、創新,設計,敏捷、快。這也是為什麼有70%的人認為人才是很大問題。
2016年初,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工商時報舉辦了第一屆FinTech創意大賞企業競賽,獲得各界熱烈迴響,今年繼續舉辦第二屆。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特別到場致辭,他說,台灣發展金融科技已如火如荼,也推出全球首創的「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已送進行政院討論,若通過再送立法院審查。他強調,台灣有人才、資金、市場具備發展條件,而金融創新目的是實現普惠金融,但科技創新必須是誠信、負責的創新。
金融總會理事長施俊吉則表示,台灣不只對金融監理沙盒立法是首見,二年前由官方、民間機構籌措了2億元金融科技發展基金也是全球首見,政府推動的用心不用懷疑。但是目前該基金所培育的這些團隊創新能量令人失望,他強調,金融與科技的結合要彼此了解對方是什麼,才可能創造出真正點燃烈火的創意。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則表示,今年差不多有100個團隊報名比賽,雖然有優秀的作品,但整體創意含量偏低,跟上屆相比進步空間有限。台灣是科技島,但過去強項是硬體,金融科技卻是軟體,應該有不一樣的思維。明年比賽也會改變報名方式,打破科技與金融、組別的限制。
在上半場的高峰論壇中,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表示,台灣法規過嚴,不管是從電子支付法還是監理沙盒法,母法應該用憲法的觀念,訂大方向,保留彈性,細節子法再詳定,以免日後滯礙難行時還要再耗時修法。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吳偉臺則認為,英國、新加坡、香港都是金融大國,採英美法系,實質重於形式,但台灣是大陸法系,重實質審查,在國外認為只要創新都可以做,但在台灣就會問:什麼叫創新,如何定義?而且現在法規限定實驗的成果只能在國內用,但若是新創公司資金是來自國外,是否要限定在國內?再說,金融科技是無遠弗屆的。
下半場的FinTech交鋒擂台中,則是探討區塊鏈、大數據、生態系,迎向高速便利金融服務年代。主持人為國立臺灣大學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召集人廖世偉,交鋒者有藍海智投Robo Advisor 創辦人暨CEO劉震、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好險網科技公司董事長劉先覺、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
今年在百隊中脫穎而出的前三名分別是台北商大、台北科大合組「微股力Quants.ai」隊、香港大學「架構師」隊、交通大學「ARssistant」隊,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黃乃寬評析,Line有很多功能,但能想到用來應用在投資理財顧問,讓投資人能即時掌握理財服務,相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