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經濟成長無感有理

Foto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在1952-79曾經創下年平均達9.87%之佳績;惟隨著經濟之趨於成熟,平均成長率由80年代的8.48%,逐漸下降為90年代的6.63%,與2000-16的3.71%。

 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逐漸下滑,以及近幾年甚至落至全球已開發國家平均值之後,委實令國人難以滿意。不過,2000-16年平均3.71%的成長率,使平均每人GDP之名目值由1999年的新台幣44.6萬元增加至2016年的72.8萬元;同期間以2011年為參考年的實質值,亦由39.2萬元上升至67.5萬元,增幅各達63%與72%。照道理,平均每人GDP增加六至七成,應對國人生活水準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幫助,但是近十多年來國人普遍埋怨對經濟成長「無感」,甚至進而對國民所得統計的正確性產生質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因除了勞動份額下降之外,主要有二:一是資本折舊的快速增加,侵蝕掉了經濟成長的果實;另一是貿易條件惡化,對國民真正享受到的實質所得產生減損作用。

 勞動份額下降

 國人對經濟成長無感的最大埋怨,是實質薪資陷於停滯。台灣的月實質(以2011年為基期)平均薪資在1999年為46,040元,至2016年只升到46,422元,幾乎維持不變;2000-2016之平均年成長率只為區區的0.07%。在總體經濟數據上,與實質薪資停滯相對應的,是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簡稱勞動份額)下滑。根據主計總處之統計(見圖1),近30年來,勞動份額在1990年達51.04%的最高峰後,呈現近乎逐年下降的趨勢。至2015年降至43.97%,跌幅達7.07%。相對地,營業盈餘占GDP比例則由1990年的29.80%逐漸爬升至2015年的35.08%,增幅為5.28%。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資本消耗(即折舊)占GDP比例由1990年的9.43%一路攀升至2009年的17.45%,然後方逐漸回落至2015年的15.54%,增幅仍達6.11%。

 營業盈餘與折舊都是屬於資本所得。以上資料顯示近30年來偏向資本使用的技術進步與發展方式,提高了資本在GDP中的份額,相對也排擠了勞動的所得份額,故以薪資所得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勞動者,難以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折舊侵蝕成長果實

 進一步言,折舊是生產過程中的資本耗損,雖計入GDP,但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可支用所得,故折舊占GDP比例上升(意指折舊成長率高於GDP成長率),也使經濟成長之果實真正能讓國人享用的比例下滑。將GDP名目值減去折舊數額,再將餘額除以GDP平減指數,即可算得實質國內生產淨額。此實質國內生產淨額在2000-2009(2016)的平均年成長率為2.98%(3.40%),比同期間的平均經濟成長率3.81%(3.71%)低了0.83(0.31)個百分點,顯示折舊占比在2009以前的上升是導致國人對經濟成長無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GDP在扣除折舊以及由政府拿走的生產及進口稅淨額後,要加計國外要素所得淨額以及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兩項,才會成為全體國民因提供生產要素參與生產活動,而獲得的國民要素所得。

 所謂貿易條件係指本國一單位出口品所能換得進口品的數量;換言之,也就是輸出物價與輸入物價之比例。當出口品價格相對於進口品價格上升(下降)時,同樣的出口量可換得更多(少)的進口品回來,即謂之貿易條件改善(惡化),此有提高(減少)實質國民所得與國民福祉的作用,在國民所得統計上即呈現對外貿易條件變動利益(損失)之數值。

 貿易條件惡化減損實質所得

 圖2顯示台灣的貿易條件自1998年起呈現逐漸惡化趨勢,至2013年才反轉改善,但2016年之貿易條件只與2007年相近,仍遠低於2000年。其影響所及,貿易條件變動損益占GDP比例亦呈現類似的變動走勢。吾人若將實質GDP與貿易條件變動損益予以相加,並計算「加計貿易條件變動損益後之GDP」之成長率,其平均年成長率在2000-2012(2016)期間只達2.47%(2.85%),比GDP之平均成長率4.20%(3.71%)縮小了1.73(0.86)個百分點。因此,貿易條件在此期間的惡化,的確是國人對經濟成長無感的主要導因之一。

 而影響貿易條件者,除了出口品的國內價格(以新台幣計價),以及進口品的國際價格(以外幣計價)之外,還有新台幣的匯率。圖2顯示代表新台幣對外價值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在2000-2009期間大抵呈現下跌走勢,隨後自2010年起逐漸上升。此一新台幣匯率走勢大致與貿易條件一致,因此吾人可推斷新台幣匯率是影響貿易條件之主要因素之一。

 物價走勢歧異亦是導因

 最後,衡量實質經濟成長率之物價是GDP平減指數(PGDP),而影響民眾消費能力的物價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二者的走勢並不相同,應該也是導致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的原因。圖3顯示PGDP在2000-2011期間逐年下滑,但CPI逐年上升。假設名目所得維持不變,PGDP下跌將使實質所得上升,但CPI上升則使實質購買力及生活水準下跌,故呈現實質所得與生活水準走勢背離之矛盾狀況。因此PGDP與CPI走勢歧異,不僅使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還會質疑國民所得統計的真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