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大數據布局,從美國製造起跑!

Foto

上個月鴻海宣布創紀錄100億美元對美投資案,反映了跨國企業紛紛到美國製造設廠的焦點話題,創造美國國內市場就業機會,更讓全球產業界不得不認真看待「美國製造」這件事。

 早在歐巴馬時期,美國就有企業回流的招商動作。許多知名品牌在過去10年間陸續回到美國設廠,例如服飾及運動品牌New Balance,Schott等八成以上產品已在美國製造。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製造業,始終擺脫不了中國印度的低廉人力的魅力。隨著中國與印度勞動成本逐漸增加,美國製造業成本落差開始縮短。根據BCG 2017製造成本的調查報告,美國比中國高了僅1%而已!這可間接解釋,不只是鴻海,許多中國大企業亦跟進到美國設廠,包括玻璃大廠福耀集團,2016年投入10億美元在底特律開設汽車玻璃工廠,並頂下通用汽車的廠置。台灣石化業包括台塑,近年也擴大在美投資設廠。未來5年美國製造就業可望從現有的9%,增加到15%的受僱率。

 面板組裝藉由此案進入美國國土的另一個深層意義,是創造相對高薪的藍領工作。與紡織或料材不同水準,電子科技業的僱員需要更多的訓練與操作知識,因此勞動力具有指標性。「美國製造」若能帶動高階藍領工作機會,對美國內部的消費力會是一大助益。另外從投資企業的角度來看,除了美國政策補貼,更長遠的因素是其雄厚的技術工程環境,對科技製造業將是相輔相成,如虎添翼。

 不同於鴻海赴美將引發全球科技供應鏈重新洗牌,台灣的科技供應鏈,除了少數組裝大廠,上游多半是中小型企業,分工綿密,應更積極去探索並利用美國製造回流的浪潮,重新布局。作為美商的台灣代表,我近距離觀察美國的製造業變化,首先是「製造即供應」,製造與供應體系融為一體。特別是當製程走向工業4.0,需要更高知識門檻的勞動力,不只考慮勞動成本。因此,台灣企業的設廠策略,要更聰明的選供應組裝方便的地點去投資,不應侷限在勞動成本的想像。

 回想1980年後美國不斷輸出製造機會,導致亞太區供應鏈的誕生。如今供應鏈拉回到美國,相關製造條件把關將更嚴謹。作為在地供應鏈一環,台灣廠商需要強化接軌美國官方及產業界的認證標準,例如取得全球通用的企業身分編碼(D-U-N-SR Number)與DUNSR Registered企業認證等,並定期更新總公司與全球各地工廠的商業資料,增進上下游夥伴的信賴關係,還能加速美國海關貨物通關時間及清關的效率。

 另一層變化是朝「製造即採購」發展。前述美國服務或運動品牌的回歸,一大誘因是美國擁有Walmart、Target等大型買家。靠近採購面,不但省下物流成本,也能強化客戶關係與管理。全球財富百大企業,最常使用鄧白氏Buydex,從全球三億筆以上的大數據中,辨別出適切的潛在買家以及他們的消費傾向(propensity to spend)。台灣的製造業前進美國的同時,可利用這類的商業數據,化被動為主動,投資廠房同時也規劃好精準銷售,促使製造與採購環節一次到位。

「製造即市場」,指的是製造地也是市場行銷的一種策略。國際品牌顧問公司FutureBrand於2015年調查10多個國家的消費者顯示,美國是最受信賴的原產地,再來依序是德、法、日,而中國與印度排名9位與14位。這個調查結果,呼應TOYOTA 在70年起進駐美國大量設廠,提供競爭力的價格給美國在地市場,同時也從美國輸出給各國經銷商,奠定歷久不衰的市場利基。如今,隨著中國、印度、東南亞消費力伴隨平均薪資上漲,10年內轉型成消費市場,而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又對美國商品接受度極高,全球製造供需情勢將扭轉。台灣出口企業,未來找買家不應只限歐美已開發國家,而是要從美國製造角度出發,往新興國家開拓。

總結來看,「美國製造」可幫助台灣企業,從立足美國本土重新來看全球布局的機會。未來應輔以更充足精準的市場數據,協助企業主從茫茫大數據中找出對商業決策有幫助的Smart Data;無論是風險管控,還是品牌行銷,都需要更高的戰略高度與資源。New York Times認為這波前進美國投資,至少3到5年才看得出來。因此台灣企業應該先布局,提早取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