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面:爭取預算優先順序。立法院諮詢時,最常提出政策優先順序與預算分配比重。不只單純補助,更要輔導、協助、指引,到自主運行。
(二)結構面:政治結構是問題,如何建立健康的農、漁、水利會架構,如何經營農村健康與交通規劃,細節如高齡駕車安全,需研擬輔導。
(三)基礎設施與空間規劃:因應老化的無障礙空間與加強公共設施,都市與農村都需整備。
(四)農村人力與產銷結構:偏鄉人力短缺,協助與誘導青農回鄉,培育專業人才。建立完善產銷系統,開發國外市場。
(五)選舉制度再探討:公職人員服務宗旨與品質,應有省思與檢視。
繼《國土計畫法》通過後的系列討論,問題環環相扣。偏鄉後山不只談農村、農民、農地,還需注意產業與環境問題。青農回鄉並在地經營是有尊嚴、有價值的事,它豐富台灣的文化精神。未來農村發展,地方政府配合意願是關鍵,保護糧產基本量、鞏固食安、建立無毒友善環境。結合的朋友都關懷台灣土地,經長時間考驗,自我信念堅定的有心人,為長治久安的家,為田園鄉村的寶島,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