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即將滿90歲的香港富豪、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3 月16日罕見地公佈香港長和集團4家公司業績,並當場宣佈正式退休,將於5月10日的股東大會後,退下集團主席之位,轉任資深顧問。輿論稱「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確實,現今的香港企業家,無人比李嘉誠更配得上這句評語。李嘉誠的退休象徵著老一代港資控制香港的時代正式完結,未來在中資主導下的香港,又會走向何方?
「衣食住行必與李家有關」「李嘉誠」三個字,在香港無人不識,香港人有句話,「衣食住行一定有一樣與李家有關。」在香港上一輩資本家中,李嘉誠極具指標性意義。白手起家的他,從12歲起工作至近90歲,與香港一起奮鬥,當香港由一個貿易中轉站搖身變為亞洲資本主義核心地帶時,李氏王國也正式成立。香港民眾都喜歡叫他「誠哥」,以示親切和尊敬。
根據《富比世》(Forbes)雜誌估計,李嘉誠身價達360億美元,穩坐香港首富,在全球富豪榜排行第23。長和集團在50個國家和地區有投資,涉足領域包括房地產、貨櫃碼頭、電訊、媒體、日用品,以及近年在全球大肆收購電訊業、高科技等產業。
在叱咤商界半世紀,但李嘉誠的出身並不是特別幸運。他於1928年在廣東潮州出生,1940年移居香港,14歲開始挑起家中經濟重擔,做過售貨員、茶樓夥計等。
勤奮白手起家 每日工作16小時
後來的故事完美演繹拚搏向上的香港精神。李嘉誠還不滿20歲就當上塑膠廠總經理,展現出色的商業才華,他在1950年即以積蓄和向親友籌借的5萬元港幣,成立長江塑膠廠,每天工作長達16小時。據他自己說,如以工作時間計算,工時已超過100年。
李嘉誠工作之餘亦不忘學習,早年他在文咸東街購入大量被當作燃料的書。在創業初期,美國的塑膠工業發達,他便訂閱美國塑膠工業雜誌《Modern Plastics》,瞭解塑膠業的最新發展以及產品新趨勢。
看準香港土地求過於供,李嘉誠在1958年把生意重心轉向房地產,並於1971年成立長江實業,當時的香港由英資主導,但李嘉誠未曾嘗敗績,運用其擅長的股票融資,不斷併購英資公司。譬如在1979年一舉購入英資第二大洋行、和記黃埔的22.4%股權,其後不斷增持,直至完全控制。香港電燈公司亦是在80年代趁怡和置地出現財務問題時,一舉收購而來。就在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得勝這批本地華人資本家的連番狙擊下,英資公司和物業不斷落入他們之手,使得華資在香港勢力越來越強大。
忠誠商人 愛港愛鄉愛國
與一般華資富豪不同,李嘉誠一直不敢忘記白手起家的經歷,並將其作為人生教材傳給兩個兒子,希望他們明白創業艱辛、守業更難的現實。這種「不忘本」的個性充分展現在對潮、汕家鄉及中國的情懷。李嘉誠於1980年創立了李嘉誠基金會,並稱其為「第三個兒子」,他對「第三個兒子」特別眷顧,曾在日前表示,餘下的人生將以基金會事務為主。基金會至今已經捐出逾200億港幣,其中80%以上捐給大中華地區,遍及醫療、教育、安老院等領域,而今日的汕頭大學,正是基金會成立時,鼎力捐款相助之下創設,汕頭大學在基金會內部享有獨立項目的待遇。由此看出李嘉誠對家鄉的情懷之濃。
大陸改革開放後,李嘉誠是首批到內地投資、協助建設祖國的香港商人,參與基礎建設、工廠、房地產等投資。作為香港資本家的代表,李嘉誠在1980年代已獲委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並擔任首批港事顧問。香港回歸前,他曾兩次獲得當時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接見;回歸後,又被江澤民、胡錦濤兩任國家主席單獨接見,而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訪港時,與李嘉誠握手達13秒之久。在在顯示出中共高層對他的重視。
在香港政壇,李嘉誠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雖然他沒有實際官職,但影響力在商界近乎無人能及。董建華和曾蔭權兩任特首,都與李嘉誠有深厚交情,其中以董建華為甚,因為董家的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於1990年代陷入財務危機,最後也是靠李嘉誠出手相救。
對於香港時政,李嘉誠有自己一套意見,不時會和大眾分享,但一般都收放自如,不講太多。例如在雨傘運動期間,他發表聲明稱理解學生熱情,中央已聽到聲音,規勸他們退場;同時認為港獨脫離現實,不會獲得港人認同。
李嘉誠的發跡歷程,處處體現香港精神,發財後不忘本,回饋國家社會,將香港由英資變為華資主導,北上建設國家。他的代表性無人能出其右,可說是「李嘉誠即香港」。
作為公眾關注的商界人物,爭議自然少不了。民間對於少數地產商長期壟斷社會資源、全方位控制香港早有不滿,特別是千禧年代後,香港階級矛盾逐漸尖銳化,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市民,紛紛將矛頭指向各大富商。李嘉誠在商界如此具代表性,自然首當其衝成為指摘對象。
其實從殖民地時代以來,香港政府向來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經濟政策,以低稅率、少干預為金科玉律,偏重高地價。回歸後,特區政府亦延續一貫做法,坐視貧富懸殊加劇。李嘉誠在商言商,採取最有利的經營手法,無可厚非。可是政府有最後決策權,「地產霸權」的壟斷現象其實是港府長久以來的制度容許使然,要負最大責任。
中資入主 香港何去何從?
2010年代初,以李嘉誠為首的華人資本家,重要性已明顯降低,近年香港商界出現「英資退、華資上;華資退、中資上」的說法。海航、合景泰富、龍光地產等中資發展商頻頻在香港高價購地;支付寶和微信兩大電子支付平台看上香港的行動支付市場,近年迅速擴張,大有可能在香港獨霸一方。
物換星移,李嘉誠近年也出售不少在港資產。據媒體統計,自2011年起,李嘉誠已在中港兩地共賣出近2,500億港幣的資產,反而對英國和澳洲的投資量逐漸增加。雖然李嘉誠一再否認「撤資」說法,但以他為首的在地資本家,對港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尤有甚者,進駐香港的中資企業老闆,多是搭上大陸8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機遇而致富,和李嘉誠一樣是創業家,如馬化騰、馬雲等都是港人耳熟能詳的人物。這批富商有較大的冒險精神,掌握全球未來局勢及發展趨勢,且財力雄厚。倘若香港商二代抱著守業心態與內地企業競爭,要突圍而出、再創輝煌,著實不易。
可以預期,未來數年,長和集團以至香港商界暫不會出現大問題,但再之後的發展,確實難以預料。對此,以李澤鉅為首的商二代是否有足夠決心,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