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2018國內外經濟景氣審慎樂觀

Foto

回顧2017年國際經濟表現,相較於前兩年堪稱顯著復甦,主要的原因是2016年在預測2017年經濟時,主要預測機構認定的黑天鵝大多沒有出現,因此不確定因素淡化,讓世界經濟可以享有循環性的景氣回溫。

 引發諸多疑慮的川普政策,至少在2017年確實有效拉抬美國的民間投資呈現成長,使之成為該年度貢獻美國GDP成長最主要的引擎。而川普稅改在參眾兩院通過後,可以確信將對2018年的投資產生進一步的提振效果。雖然美國稅改引發磁吸效應的疑慮,憂心除了熱錢之外,恐將連外人直接投資也一併被吸引至美國。

 但是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降稅屬擴張性財政政策,結果將讓美國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增加。美國的需求獲得有效拉抬,跨國價值供應鏈就會持續的運轉,進而活絡國際經濟景氣。川普在財政上大力推動減稅,而在貨幣政策上則任命偏鴿派的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因此不至於出現市場預期外的緊縮動作;川普全力在2018年11月期中選舉前,拚出經濟成績的意圖明顯。

 歐洲經濟在2017年的表現,也擺脫了前兩年通貨緊縮陰影籠罩的窘境。除了英國受脫歐事件影響,經濟成長趨緩之外,歐洲主要國家經濟都有亮眼的表現。2017年的荷蘭、法國、德國大選結果,都讓歐洲經濟整合態勢更加凝聚。然而由於歐洲投資條件與美國相似度最高,所以美國稅改效應最可能影響歐洲經濟的復甦。2018年歐洲還需面對新一批黑天鵝,包括英國脫歐談判與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獨立爭議的後續發展。為了加以因應,德、法等國已經計畫在2018年擴大財政支出,以免在第3季歐洲央行終止量化寬鬆措施後,負面衝擊加劇。

 中國大陸在完成十九大鞏固中央權力後,經濟政策方向更加明朗。過去曾過度投資的後果,在GDP成長率不再成為優先目標後,去產能、去槓桿的改革可望落實。雖然中國經濟想要以強化內需來抵銷對外需的倚賴,但是進度仍顯緩慢。然而十三五規劃前的高度成長,累積了改革過程需要的資源。此外一帶一路政策是否讓中國基礎建設成功往外延展,甚至協助新興市場降低美國稅改可能引發的資金抽離傷害,也是2018年的觀察重點。

 日本經濟正在持續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的復甦,安倍三箭的寬鬆貨幣政策與刺激財政政策已經祭出,第三箭─成長策略攸關結構改革,將與已經完成談判的日歐EPA,以及日本刻正取代美國主導的CPTPP結合。結構調整的成效在短期難以立即浮現,且日本的擴張性經濟政策早在美國稅改前上路,2018年能否有更多的子彈來因應川普政策外溢效果,將是日本經濟復甦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2018年的美、歐需求將是穩中求進,但歐洲將受到區域內政治因素干擾。中、日等亞洲主要供給方則都展開結構改革,因此將程度上的弱化復甦力道。我國出口結構,高達78%以上是中間財,雖然因為國際政治現實,尚無法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但是根據OECD調查,我國整合在全球價值供應鏈的深化程度是世界第一。只要中、日、美、歐等大國組成的國際供需體系有效降低黑天鵝影響,即便基期稍高,我國在外需的表現依然期待樂觀。內需方面則有前瞻基礎建設上路,此外公務人員調薪,企業如果跟進,也可望提供些許支撐力道。基本上,審慎之餘,仍能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