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水漲船高非本事

Foto

2018年,正是金融海嘯十周年。這十年來,各國費力地採用各種景氣振興方案,美國、日本、歐元區皆在寬鬆貨幣政策下度日,直到目前,低迷的氣氛已近尾聲。剛告別的2017年,經濟數據並未讓人失望,根據OECD預測,2017年經濟成長率約為3.58%,高於2016年3.05%。預測新臨的2018年,固然各國強弱不等,乃大致持穩。台灣是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在此趨勢中,台灣水漲船高,主計處推估台灣經濟成長率2017年2.58%,比2016年1.41%為高,與全球趨勢相同。然而,若欲打造長期競爭力,則不能居安自喜,須知國際競爭激烈,稍有自滿便很容易被甩到後頭。

 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無論經濟成長或股市表現,常與全球情勢亦步亦趨。台灣與國際連動的緊密度,由股票市場市場更為明顯,金融海嘯是一明證,2008年台股隨著全球股價應聲下跌,接著2011、2015等年,台股亦與多國股價同步擺盪;而2017年多國股價上揚時,台股飆上萬點不墜。國際情勢縱橫萬里,左右著台灣經濟金融走向。多觀察國際局勢,思考自身立場地位,乃是時刻應記要點。

 此時展讀國內各類數據,須仔細解讀,勿只看表相。不少政府與民間基金之投資報酬率出現佳績,以國內各政府基金為例,截至去年10月底,投資報酬率大致超越7%左右,甚至更高。各基金去年報捷,固然可喜,但不必然代表各基金操盤特顯神威,由於全球經濟浪潮中水漲船高,多少沾到些甜頭。現在股市萬點長紅高處歡欣,居高思危,此趨勢能維持多久,值得思考,如果一直強勢上漲,則未來須留意其可能股市泡沫潛在威脅。預測2018年台灣經濟成長率2.29%,不但低於2017年2.58%,亦比全球(3.74%)及美國(2.54%)為低。台灣國民所得遠低於美國,成長率卻相對為低,也不如全球均值,須多警惕。

 可能衝擊台灣的國際局面,情勢多變。美國川普總統陸續推出刺激美國經濟政策,促升股價,年前通過的稅改方案也引起各國關注而蠢蠢欲動。2018之後,經濟能否像2017一樣風光,則有不同推測,不少人在股市收紅鑼聲中擊掌開香檳,但亦有預測認為美國榮景近乎尾聲,終有一日可能掉入衰退。此外,新興經濟體的成長趨勢獲國際投資者青睞。根據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近日發布報告:印度經濟規模將在2018年躍居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中國可能在2032年超越美國而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再看歐洲,雖然內部基本問題尚未徹底解決,暫時擺脫了歐債危機與歐元崩盤的氣氛,走出經濟衰退陰霾,未來仍待觀察。至於國際間政治舞台劍拔弩張,緊張氣氛升高,乃是極大不穩定因素,未知是否可能龍戰魚駭掀起波濤,考驗著屆時各國政治智慧與經濟體質之韌性。台灣原即具有不少優勢,傑出的人才,靈活的企業,效率化的服務,此時更須強化經濟體質。可惜雖然眾知須拚經濟,但社會上的輿論焦點,總在爭議性話題中打轉,費時甚多甚久,耗掉不少精力,包括勞基法、年金改革、政治人物去留、多元成家等,發聲者言詞犀利交相攻防,朝野對於長期經濟發展問題的解決之道,鮮少理性思辨。眼見國際科技突飛猛進,台灣人才外流,多所大專院校瀕臨關門,外資來台投資金額減少,在這內外交相煎的時刻,我們如何促進內需與國際市場,無論總體政策之運用,產業結構之調整、經濟與環保之兼顧、生產資源之活用等,皆須嚴肅以對,攜手共進。

 在全球經濟持穩中轉型躍升,乃是良機,即使面臨過渡成本、調整成本、試驗成本、學習成本等,也不宜怠忽原處踟躕。正因當前全球經濟並未走疲,即使付出短期成本,尚不致於造成難以回天之鉅損。此時不衝刺,何時衝刺?政府與業者,各有所司。企業界在市場前線衝鋒陷陣,加速腳步,以前瞻銳利的眼光洞察商機,調整戰力,研擬新局;創業者試探市場立足機會,成熟企業打造新的局面,各基金投資者亦可考量調整資產配置策略以鋪陳績效布局。而政府的角色頗為關鍵,宜加速改善基礎設施,規劃適切總體政策,讓金流、物流、資訊流都能通暢,提供優質而具吸引力的投資發展環境。

 2018年開啟了,也進入一個新的年度戰場。持盈保泰之外,乃是攜手合作,追求躍升的良機。全球競逐的時代,機會不等人,科技不等人,時間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