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一堂財管選修課 成就古傑士30歲前百萬年薪

Foto

 總統蔡英文近日說,最低工資3萬元是她的夢想數字。不少年輕人常抱怨,現在的月薪和20年前的水準相當,房價、物價卻回不去了,讓新生代因而成為新貧族。然而,年輕人真的只有低薪做功德這個選項嗎?答案倒也未必。只要找對方向、充實競爭力,30歲上下就年薪百萬元的仍大有人在。為了讓年輕人不再失落,本報特別製作《我30歲‧我年薪百萬》系列,希望透過實際案例提供正面力量,讓還在迷失的年輕人有方向可循,攜手共創光明未來,擺脫窮忙族的宿命。

 台新銀行鳳山分行資深理專古傑士專科時就讀資訊管理,但在選修一堂財務管理課時,啟發對投資理財的潛能及興趣,毅然轉學到大學主修財經,退伍後考進台新銀行的理專,30歲不到,就為自己創造百萬元年薪及連續多年MVP的成績。

 古傑士在專科選修一堂財務管理課程,老師給學生的功課就是自己規畫投資組合,分數則是依照獲利最高低排序,也是他首次接觸投資市場,結果拿到全班第1名。

 他說:「這堂課是我的啟蒙,讓我發覺到自己對投資理財的興趣」,後來他直接轉學到大學主修財經,並且經常參加投資理財相關比賽,都獲得不錯的名次和獎金,讓他更篤定未來要在金融業發展。

 由於大學時就設定自己以後要到銀行當理專,古傑士在大四時就考到證照,當兵期間通過面試,退伍後即進入台新銀行。

 他指出,剛當理專時,觀察到鳳山分行來客數量很多,覺得「坐著等客戶上門,不如主動出擊」,自告奮勇擔任營業廳經理,一開始的前兩個月,從早上站到下午,就在第一線與客戶接觸,從基本的開戶到個人化諮詢服務,盡力的細心和貼心服務,因此累積不少退休老師、公務員、企業老闆、家庭主婦等客戶。

 除了好的服務,一位成功的理專須具備什麼?古傑士認為,首先是「專業」,由於台新銀行以創新的「師徒制」,讓資深理專與新進理專配成一對,透過一起拜訪客戶等活動傳承經驗,加上鳳山分行強調團隊氛圍,同事會一起討論交換意見,讓他能快速成長。為進一步自我充實提升,他更重回校園念學分班,打算攻讀研究所,選擇金融資訊所,將大學和五專的主修結合。

 其次「KYC(Know Your Customer)」非常重要,古傑士指出,因為客戶大多數是陌生開發,為深入了解客戶,他自訂每天至少要聯繫20位客戶,「客戶不來找我,就換我去找他」,再針對不同黏著度的客戶,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在客戶開口前,早一步為他們想到,這應該就是最棒的服務」。

 古傑士分享經驗說,他曾經爭取一個客戶一年多,過程中參與客戶人生的酸甜苦辣時刻,陪客戶走過喪偶低潮,最後兩個人變成像親人一樣,累積的信賴和了解,體察到客戶沒說出口的需求,最後沒有選擇加入親戚的保險,反而將資產交給他規畫。

 他強調,「懂」客戶十分重要,每個客戶需求不相同,「因為了解他們,才能量身訂做理財規畫」。

 而對客戶的服務,除了理解他們的需求外,還要隨時與客戶更新市場訊息、提供專業的建議;古傑士表示,建立與客戶信任感的售後服務也很重要,「不管市場是好是壞,都要第一時間與客戶聯繫,為他們的資產提供最好的配置建議」。

 已經當爸爸的古傑士,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重視家庭的他,時間的分配就是周一到周五專心工作,周末一定全部給家人、陪小孩,讓工作與家庭生活達到平衡;他認為,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承受不了壓力,他就是以「堅持」為座右銘,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用實際行動讓自己離目標越來越接近,不論在工作岡位上或家庭,只要堅持一定可朝向夢想達成邁進,不會成為草莓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