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大陸實施經濟改革政策之後,隨著市場開放幅度不斷擴大,其經濟體快速成長,在短暫不及30年內超「德」越「日」,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不過,無法忽略的是,近年中國大陸隨著經濟實力的崛起、產業基礎之茁壯,使得其所主導訂定的「中國標準」日益受到許多國家採用成為「國際標準」,甚至從「跟隨者」逐漸轉型為「引領者」。
回顧中國大陸主導訂定國際標準過程,其實可以溯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配合承諾擴大市場開放,為能接軌國際、布局全球,在致力經濟升級、促進產業轉型的同時,除利用「區域經濟」合作策略,將過去以來「引進來」作法調整為「走出去」思維外,最為受到國際社會矚目的是,其所提出的「一帶一路」援外構想,在透過公共建設「硬實力」的輸出之同時,進行其國際標準「軟實力」之構築。
在理論上,每個產品發展過程可能產生一家或少數幾家「引領」廠商,針對其產品主導訂定國內市場交易秩序,作為其他廠商產品「跟隨」標準,若「跟隨」廠商產品無法通過認證標準,則難以直接進入國內市場交易。同樣道理,每個產業變遷過程也將衍生一個或少數幾個「引領」國家,針對其產業主導訂定國際市場交易秩序,作為其他國家產業「跟隨」標準,若「跟隨」國家產業無法通過認證標準,則不易直接參與國際市場交易。
事實而言,近代以來,由於歐美先進國家產業發展較早、技術領先,使得後進國家在不知不覺中被歐美為主的產業標準加以規範,從最早僅是生產製造標準認證,至現在無所不包。儘管,在國際認證上,並非僅有單一單位標準,而是很多單位標準;但是,無論哪種認證標準,取得標準認證,通常較易直接進入市場參與交易。因此,若沒有取得這些單位所給予的標準認證,則難以在市場上獲致優勢地位,所以主導訂定標準通常是掌控分配市場的「最高權力者」與分配市場「最終利益者」。
雖有些產業在市場上存在數個標準體系,例如任何食品產業廠商可以憑藉競爭優勢選擇其中一種標準進入市場參與交易;但有些產業在市場上則是無法具有多套標準,例如任何國家鐵路產業通常僅能存在一套標準。此乃鐵路建設在設計上,或是在技術上,具有高度單一排他特性,以及存在長期難以調整特性,加上其採購並非一次性,而是長期性。
此外,中國大陸在「一帶一路」計畫輸出項目中,除透過投資興建鐵路植入其鐵路標準外,藉此機會帶動合作夥伴國家相關產業發展。亦即中國大陸將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的項目,包括:電力、鐵路、海洋、航空、航天等基礎建設領域,以及節能環保、信息技術、智能交通、高端裝備製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中藥、紡織、製鞋等傳統產業領域,甚至主導能與這些國家共同推動訂定「國際標準」。
換句話說,近年以來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實力的上升、發展基礎之茁壯,在其所主導訂定的標準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下,不論是製造規格之掌握、服務模式之創新,抑或是貿易制度之規範、金融匯兌之管理,中國大陸利用「一帶一路」計畫作為先導開路,逐漸主導國際產業秩序,進而將其推動形塑為國際標準,使得「中國標準」無形之中或將成為「國際標準」。
很顯然地,中國大陸透過「一帶一路」計畫推動產業逐漸從量變至質變。儘管,從表層目的來看,中國大陸需要透過「一帶一路」持續延伸其投資、貿易和市場版圖,拓展新的經濟路線;但是,如果從更加深層意義而言,中國大陸卻是藉此構築打造「國際標準」,進而從全球競爭中建立新的產業秩序。
面對中國大陸透過「一帶一路」計畫如火如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在致力形塑過去歐美國家主導訂定國際產業秩序之同時,值得我們冷靜思考的是,與其沉溺意識形態作祟,導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不如憑藉台灣既有優勢,落實兩岸產業交流合作,藉此共創「國際標準」,進而在「巨人肩膀」上共建全球市場,甚至創造兩岸所共享的國際品牌。此對台灣解決經濟升級困境、產業轉型遲緩而言,或許是無法迴避的挑戰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