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灣農村底蘊深厚 應善用巧勁闢新路

Foto

如何利用文化創意、社區營造、青年返鄉重拾地方鄉鎮的生命力?

2017第15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簡稱2017遠見高峰會)專題論壇三,由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村再生基金辦公室執行長蔡巧蓮、彰化縣副縣長陳善報、北京陽光眾游聯合創始人冶青、薰衣草森林執行長王村煌,展開一場溫馨而發人深省的對談。

蔡巧蓮:台灣農村有品味 足以自創品牌

蔡巧蓮指出,台灣的農村現在已經走到文化創意,顯示台灣農村的底蘊深厚,擁有品味,走到了一個可以打品牌的階段。農村再生的意義是用「IJU」的概念,「I」表示「我來自農村」,「J」代表青農本來不是在這個農村長大,但是可以在另外一個村莊立足茁壯,「U」則代表回到原鄉。

這幾年,令蔡巧蓮印象深刻的農創產品,是來自木柵的一位青農,他原來是在大都市做糕點,後來回到自己的故鄉木柵,用當地的鐵觀音茶結合米食做出創意點心,並被選為國宴專用,是台灣青農的成功案例。

陳善報:彰化成立學院 做為青農創業平台

生於彰化農村的陳善報表示,濁水溪流經彰化,形成了台灣的米倉。竹塘鄉連續六年獲得全台名米冠軍,而在養殖業方面,全台灣每兩個雞蛋,有一個就來自於彰化,再再顯示彰化是個農業大縣。

彰化縣的施政上,北彰化以工業為主,南彰化以農業為主,在溪州鄉已經規劃了100公頃的彰南農科園區,建立了大面積的溫室。為鼓勵農村青年投入,彰化特別成立了農創學院與明道大學合作,以「創」為出發點,做為青農創業的平台。青年來到這裡聽論壇、講座、研討會等課程,現在行銷及包裝方面獲得長足的提升,同時收入也提高。迄今共有4700人次參加,其中有1500位是青農。事後調查,其中八成的人因此提高了1到3成的收入,而成本降低了1成到1.5成,對青農的經濟獲利有一定幫助。

冶青:過來人社造經驗談 感觸極深

來自中國大陸的冶青則分享,趁這次來台期間,參觀了南投的草屯工藝中心、桃米社區及車埕木業博物館,內心深受觸動,而把地方創生做得最透徹的則是在竹山。像她一樣,有愈來愈多的大陸人來台灣學習社區營造,有三句話相當值得帶回大陸,分別是「讓觀光客變成社會學家」「提倡友善的生活體驗」,以及「構建在地美好生活產業」。

王村煌:對人的尊重 是台灣的寶貴資產

薰衣草森林是台灣幸福企業的典範,執行長王村煌指出,薰衣草森林創辦於16年前,七年前,希望台灣成為華人世界的生活大國,於是將幸福經驗對外輸出到日本開設民宿,並榮獲全民宿第三名的榮耀。近三年則前進中國大陸,提供旅遊文創規劃顧問,也獲得最佳旅遊規劃大獎的肯定。

王村煌認為,台灣自古就是邊陲,但其實世界上眾多的產業革命、生活浪潮全是從邊陲地區打敗中央,因為如果太靠近主流會被同化。而台灣雖是邊陲,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散發出獨特的芬芳,對人的尊重是非常寶貴的價值,可以善用自己的巧勁,走出自己的路。

主持人何培鈞最後期許,兩岸青年人的交流,不要停留在價格,而是價值,共同建立美好的生活產業。

【更多2017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文章,請見活動官網 https://goo.gl/Dqxk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