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規畫最適能源配比 擺脫缺電陰霾

Foto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近期於立法院進行「能源政策專案報告」中,特別將「節電」列為優先的工作目標,同時以用電大戶納入首要之輔導對象。其實,去年8月15日,台灣電力公司林口電廠發電機組跳電引發雙北斷電,以及今年春節前後,寒冬驟冷暖氣急增造成電力負荷瀕臨警戒高峰,使得政府被迫重新啟動核二機組併聯發電,甚至強渡關山通過重建深澳燃煤電廠環評審查之後,讓台灣再度陷入揮之不去的缺電危機夢魘。

 面對缺電危機之下,政府所推動的能源政策轉型,達到2025「非核家園」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燃氣50%、燃煤30%願景是否可以夢想成真,成為最近朝野政黨質詢的議題或社會輿論對話之焦點。其中,不論贊成恢復核電運轉避免陷入缺電危機的論述,或是反對重建燃煤電廠減少排碳降低空污之訴求,兩者均是言之有道、論之有理;不過,卻又忽略將核心聚焦於,台灣在既有環境下如何找出最適能源配比,以提高能源之使用效率。

 亦即台灣受到地狹人稠、資源貧乏等先天條件限制,勢必影響能源政策轉型發展空間。也就是說,政府為了落實能源政策轉型,將能源配比集中於再生能源、燃氣、燃煤發電,無法忽略在推動發展這些項目過程中,除必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外,更加需要重視其所涉及的土地、運輸、儲存、天候、海象等環境因素風險。

 先從太陽能發電來說,由於台灣幅員狹小、土地不多,根本難以提供較大型面積的冗餘空間作為太陽能發電場所,尤其夜晚和陰天無法進行發電,更加降低其使用效率,一般不太可能完全利用太陽能作為基載發電。此外,則是使用如此之大面積太陽能電板,如果未來其後續回收廢棄器材無法妥善處理,則將成為更嚴重的環保問題。

 再就風力發電而言,台灣發展陸域風力發電以來,除涉及低頻噪音問題外,因一年可以透過風力發電天候低於120天,而使得其容量比率僅有30%。至於政府目前所推動期待利用全球主要離岸風電廠商來台投資機會,促進技術生根發展的離岸風電政策,雖一年透過風力發電天候或許高於120天,但估計其容量比率僅有40%左右。亦即不論陸域或是海域,推動風力發電仍是需要克服其所存在的噪音、天候限制。

 若以天然氣(LNG)發電評估,台灣自產天然氣缺乏,必須透過進口經由接收站供應,姑且不論進口所存在的國際因素,在興建LNG接收站時除不易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外,因法令、政策模糊,而提高電廠投資成本與風險。例如:台灣中油公司已經通過環評審查於大潭興建LNG接收站,因受到環保人士不斷抗議,而被迫研擬替代方案;台塑公司規畫於麥寮南邊公用碼頭設置LNG接收站,因與原始核准之用途不同,而造成興建進度延宕。

 至於燃煤發電方面,雖目前燃煤電廠已經達到超超臨界機組地步,其技術進步頗快,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燃煤發電所造成的增加空污是PM2.5的來源之一。若將燃煤發電與燃氣發電之比較,一噸燃氣發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一噸燃煤發電的60%,以溫室氣體減量排放的立場評估,已無疑地燃煤排放二氧化碳相對較高;不過,卻又無法忽略其具有供應穩定、價格低廉優勢。

 在此同時,回顧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在衝擊全球經濟的同時,促進許多先進國家依據其所具有的環境條件,開始調整能源結構,除提高既有水力、燃煤、核能等能源發電效率外,透過最適能源配比規畫,積極發展包括:天然氣、太陽能、風力、地熱、潮汐等多元能源發電,以降低能源之風險。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考量原料來源供應較為穩定、價格相對低廉,以及空污防治設備不斷精進及排碳係數最低,目前先進國家在規畫最適能源配比上,採取燃煤及核能作為基載發電仍是佔有相當比重。

 很顯然地,台灣若要選擇再生能源發電完全取代核能發電,其實有先天的困難,加上進口燃氣發電更是極易受到國際因素影響。因此,未來在推動能源政策轉型上,與其淪為民粹盲目追求夢幻願景,不如以務實的立場評估既有環境條件,同時借鏡先進國家經驗規畫包括燃煤、核能等發電在內最適能源配比,採取循序漸進發展,如此始能擺脫缺電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