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台北參加SAP年會,3個小時的主論壇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出自於受邀來訪的德國專家Ulrich Senders,「高值的經營活動從產品的銷售開始」。這句話透露出許多訊息:其一,由於數據經濟的發展,串連經營數據提供了許多過往無法從事的價值活動;其二,經營數據與追求服務價值高度相關,是廠商需要加強耕耘的區塊;其三,追求服務價值的轉型,多數台灣廠商的思維還跟不上(因此,只能在國際產銷關係中參與低附加價值的經營活動,低薪就不是意外的困境!);第四,台灣廠商在國際供應鏈縮短之際,能參與的區段、卡在既有的產業慣性中而越來越短;最後,也是最令人憂慮的,台灣業者來不及轉型即被擋在下一輪的競爭之外了。
「轉型」是整場會議中最多被提到的關鍵字。看著國外業者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進度,許多台灣廠商仍在觀念探討的階段,其間的執行力差距固然有產業實力與經營型態的差別,台灣身陷不得已而為之的代工脈絡,被國際供應鏈波動左右的策略,欲追求自主的智慧化產業投資,多數陷於難以驗證投資回報的投資決策中。這場轉型大戲,比的不僅是技術的先進,更是口袋的深度。因為系統的系統整合(System of Systems)所需的各類資源既廣又深,多屬組織既有資源所難以掌握的區塊,與外界資源介接所需的信任機制、資源構型、導入流程等管理,都曠日廢時,與市場競爭的千變萬化,步調上難以協調,企業主對於轉型的期待與具體績效,也往往有著不小的鴻溝難以跨越。
三業四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服務業國際化與傳產業特色化),隨著時間雖已遭人淡忘,但筆者深信「製造服務化」是台灣業者最有機會追求升級轉型的契機,這個信念隨著全球各主要工業化國家紛紛重返製造的趨勢日益明顯,更是在我國產業發展上的關鍵課題:追求製造業的服務價值。實踐路徑是明確的!追求整合資訊化的工業化,在變動的時代中轉型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卻不是一件未經驗證的任務,只是屬於自己的策略為何,一時似乎尚未梳理得清晰。但競爭是不等人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再厲害的優勢在時間的檢視下仍有可能被找出破綻,特別在這個不斷顛覆的時代中。
快慢,差異在於達到同一個目標所需的時間,「快」自1990年代以來極為重要的競爭優勢,為了爭取「快優勢」,「反應時間」就成為關鍵績效指標,因此QR (不是二維碼,而是Quick Response)就是經營層所關注的重點,作法不脫組織瘦身(Downsizing)、去中間化(Dis-intermediation)、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等工具,2008年後,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應用接續登場,目不暇給的新型解決方案,與過往投資、以及未來發展間的關聯如何被合理化,達到一連串新興目標(如敏捷Agility或韌性Resilience)的校準,是實現短鏈與QR的終極目標不能迴避的挑戰。
由資金觀點,台灣廠商並非不願投資,但如何在資源有限的限制下,完成前述的複雜目標。能證明有效,業者追求可持續的競爭力自然不會手軟,但目前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產業佈局也必須因應QR需求、流程「微」整形難以應付環境的大幅度變革,而必須轉變為全供應鏈「巨」擺盪,有如長尾效應所預言的,離變動源越遠的區段,面臨的變動幅度越大。風險的評估至一關,恐怕就儼然成為難以跨越的鴻溝,讓資金、管理難以合體,為廠商創造下一波的價值,遑論聽不太懂的「服務價值」。
經營者宛若駕馭競賽自行車的騎士,在激烈的賽道上,必須操控著握把上的變速器,隨著路徑起伏、彎道弧度與競技激烈,變換前、後、內、外齒輪盤的協調比例,鏈條的長度一經變動,「速度」與「競爭」的關係也隨之調整。當前在保護主義壓力下,縮短的線下供應鏈與延長的線上數據鏈,加上縮短的製造鏈和延長的服務鏈,快速改變經營者手中可以調節的競爭資源,誰會是首先抵達終點的冠、亞、季軍(對不起!三名以後可能不是第四名、而是無名氏),考驗著座墊上御風騎士手中的機靈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