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冷社會、酸社會到暖社會

Foto

台新藝術獎剛頒獎完,「近未來交陪」奪最大獎、布拉瑞揚舞團「舞,或以沈醉之名」得表演藝術大獎,而姚瑞中的「巨神連線」則得到在視覺藝術大獎。

 我們藉此年度評選,也等於照見當前社會在藝術家內心投射的是什麼?他們內在的轉化是什麼?及表現出什麼?一位評審說:看了這些作品深深體會於劇烈變動的時代年輕藝術家很辛苦,他們想盡辦法用一個語彙去對應這個世界顯得格外困難,是的,這個迅速變動的時代要用藝術語言解讀很困難。

 另一位評審也說:「我在入圍作品中感到藝術家充滿對未來的疑慮」。像死死免了米是一個很有力量的作品。這個作品是弱勢女人的故事將一個如此的家庭結構:健康狀況不良的祖母、缺席的母親、被祖母帶大的孫女兩人、曾是照顧者卻因車禍而成為被照顧者的姊姊、而年輕的妹妹要擔任照顧者的角色;演出其中的情緒流轉。

 它丟開西方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手法,力量好強又節制,遇到這樣的悲慘,她並沒有吶喊。不過這個作品描繪的是台灣未來人口老化必然的結構性不安。

 也有一位評審說:「最近藝術創作的狀態很不一樣,年輕藝術家願意面對歷史(比我們這種白色恐佈時代的過來人更願意回望),我不知道他們挖進去到底有什麼建設性?這是我的問題!」

 他指出的是,大家都在尋根,但過去可以對未來有幫助?還是更加灰暗?回顧可以只是消極的往過去取暖,未必能展望未來,評審才會提出問題。

 所幸最大獎得主,「近未來的交陪」對此採取的則是正面迎擊的策略,由回溯過去到了「現在來做些什麼?」的階段,交陪境以新的觀點看廟宇及神明繞境在民間的社會功能與凝聚力,這正是目前台灣逐漸在瓦解中的文化共識與社會和諧的凝聚力,完全不同的對照。

 策展人龔卓軍說:廟宇是最早的NPO,交陪境是力量型人物的串連,同時也是群募、社群網路的作用,這樣的理解就讓我們更鮮明看待「交陪」。

 對照當今的社會,是否現在有力量的人都交陪到政治角力與權錢結構去了?不再承擔社會凝聚及彼此關懷的任務?龔卓軍的交陪論值得我們三思!

 在藝術史中有所謂冷社會(藝術家不關心社會)、酸社會(藝術家忙著解構批判卻無法脫困),到暖社會(藝術家正面倡議社會的方向給出溫暖)這種比喻,對照台灣社會,無論政壇、商界、人民,冷的多、酸的多,給暖的偏少,以致藝術做為當代的鏡像,也顯示出一些雷同,我們的未來需要更多的暖意,別再酸或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