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灣上市櫃生技2014暨2015Q1總覽與評論

Foto

2015年3月台灣生技一度看到春燕,但接連因興櫃轉上櫃的稅制設計失當、放寬台股漲跌幅所造成的短暫系統性風險,以及2014年與2015年第一季獲利的低迷,導致春燕並未真正在生技市場中築巢。儘管生技資本市場一片低迷,仍有些許公司因堅實的營運表現而異軍突起,有許多公司已在財報展現潛力上,但仍未反應在股價上,投資人有更充裕的時間去佈局。不過,2015年下半年適逢低基期與即將屆至的大選,生技行情仍值得期待…。

--------

利空紛沓而至 生技上半年春燕曇花一現

截至今年5月26日,台灣上市櫃生技公司90間,總市值6,347億新台幣,其中以新藥為大宗,目前上市櫃的新藥公司10 間,數量雖僅佔整體上市櫃生技的12.2%,但市值佔比達26.9%,其次則為醫療器材與學名藥族群,其數量分別佔整體上市櫃的27.8%與12.2%,就市值而言,則分別佔20.7% 與14.9%。

近一年台灣生技資本市場低迷,原因為大型新藥公司解盲失敗、多數生技公司獲利持續下修及關鍵人物訴訟疑雲,此外,稅制問題及中、港股市熱潮,更加速市場資金自台灣生技業外逃。

2015年以來,上市櫃生技月均成交量677億新台幣,相較於2014年7月的2,110億新台幣萎縮了68%,目前整體上市櫃生技的市值,則較2014年7月的7,483億新台幣萎縮了15.2%,若排除這段時間重量級公司的掛牌,生技市值萎縮幅度更顯著。

2015年3月台灣生技一度看到春燕,但接連因興櫃轉上櫃的稅制設計失當、放寬台股漲跌幅造成的短暫系統性風險,以及2014年與2015年第一季獲利低迷,導致春燕並未真正在生技市場中築巢。

回顧2014年,台灣生技獲利較前一年成長逾10%的31家,合計市值1,873億新台幣,僅佔整體上市櫃生技市值的29.5%,反觀持續虧損與獲利低於或等於零成長的共52家,市值佔比達61%。

2015年第一季,成長逾10%的家數與市值佔比,進一步降到22家與18.6%;持續虧損與獲利低於或等於零成長的的家數與市值佔比,則增至62家與76%。

低迷時佈局 從財報與本益比挑選潛力股

在生技資本市場一片低迷下,仍有公司因堅實的營運表現而異軍突起,如鈺緯、邦特、生泰、旭富、南光等。在市場對生技產業低度關注的當下,有許多公司的潛力已展現在財報上。雖股價仍未反應,投資人有更充裕的時間去佈局,需要

的只是等待收成的耐心。

法人尋找潛力股的方式,主要檢視與預估獲利成長性,對照公司目前的本益比相較於過去本益比的高低,並比較公司與其它同業的本益比,來綜合判斷是否具投資價值。投資人不妨將上市櫃生技公司,依2014年與2015年第一季的獲利成長來排序,從中挑出相對低本益比且未來營運無虞者,再刪除因一次性認列而墊高獲利的公司。

2014年、2015年第一季皆有獲利高成長,且目前本益比相對較低的績優公司,諸如旭富、生泰、天良、曜亞、生達、盛弘註,2015年第一季才開始展現營運動能,本益比也相對低的公司則有豪展、友華、美吾華、杏一、杏昌、祺驊。

這些公司在邦特、鈺緯本益比已升至25倍以上的當下,或許更值得投資人進一步追蹤。(註:盛弘扣除1Q15一次性處分後,預期2015年獲利將顯著成長)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5年6月號。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