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總統呂秀蓮從表明爭取民進黨內台北市長提名,至宣布放棄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皆是「冷回應、不回應」。平心而論,呂秀蓮的才幹勝過民進黨內許多山頭人物,她孜孜不倦地研究國際與兩岸情勢,視野比很多藍綠政治人物寬廣,我認為,她大可不必去競逐公職,以卸任副總統的高度,為台灣做的事,可能還更多。
呂秀蓮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女性,論起織毛衣、做衣服、下廚燒飯等手藝,她可以無師自通,當年為了美麗島事件坐牢,織好的毛衣與圍巾託人送出去義賣,資助黨外運動;若要討論政治、法律、自由、民主,口若懸河,別人很難插話。但她或許就是太能幹,太有自信,成為黨內的異數。
呂秀蓮任副總統時,陳水扁並沒有賦予她可發揮的角色,8年過去了,多數人對她的印象大概就是媒體封給她的「深宮怨婦」稱號。其實呂秀蓮絕非深宮女子,她也不擅於宮鬥。但是有很多見解與現在的民進黨不同,使得她與民進黨愈行愈遠,例如,她呼籲教育部,應依《大學法》聘任管中閔。
又如,當金正恩與川普在3、4月劍拔弩張之時,國際間都稱金正恩是瘋子,她卻認為金正恩是運用北韓在區域裡的奇特地位,以合縱連橫之術與川普進行較量。呂秀蓮撰文投稿給《中國時報》,文章刊登後,竟收到北韓政府透過管道邀請她前往一敘!後來,到底有沒有成行?這一段秘辛大概只能等呂秀蓮再出書才會揭露。
在兩岸關係上,賴清德去年9月剛接閣揆時,呂秀蓮給予這位「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建議是「兩岸和、朝野和、社會和」,然而,賴揆顯然沒有聽進去。對照朝鮮半島的走緩情勢,呂秀蓮呼籲各界應借鏡兩韓,共同思考兩岸的未來,即使是過去民進黨排斥的邦聯或聯邦,她覺得都可研究,如果官方不方便做,她願意從民間帶頭來做。因此她宣布成立和平學苑,把工作重點放在「投資和平、預防戰爭」,為台灣找活路。
靠近一點看,呂秀蓮愈活愈年輕,我想,永遠找事做,永遠為自己的理想奮鬥,雖然沒有政黨的加持,但是她硬是可以自己找舞台,這就是她常保年輕的秘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