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7月中旬撰文,直指財政部的財政政策不夠積極,批「沒有赤字增加的積極財政政策就是耍流氓」,財政部則回嗆是「小國視野」、要人行「各司其職」,掀起了「央媽財爸」的政策大辯論。雙方各執一詞,最後還勞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面拍板,要求「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暫時停止這波爭論。
不料事隔不到1個月,徐忠在8月初又撰文指稱,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衝突仍多,批評財政不能「裁判兼球員」、「財政缺位,貨幣被迫補位」,砲火再度對準財政部。再從最近公布的一些財政和貨幣數據看,「央媽」或許真的受委屈了。
「去槓桿」和防範金融風險是大陸近期金融政策的主軸,在監管部門雷厲風行之下,從去年起,包括虛擬貨幣、P2P平台、私募基金、信託業和其他一些影子銀行相繼遭到整頓,致使整個金融市場趨向信用緊縮,卻也導致原本融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在資金取得上日益艱難,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之後,銀行收傘自保,情況更加惡化。
人行在「穩經濟」和「去槓桿」之間陷入兩難,最後傾向前者,於是今年年初以來貨幣政策上逐漸鬆動,人行至今已實施3次「降準」,還輔以多次MLF操作,向市場大量放水,貨幣政策雖名為「穩健」,實已是「寬鬆」。更何況,這段時間人行還要應付人民幣貶值可能引發的中美匯率戰,可謂蠟燭兩頭燒。
相對於人行站在火線上,財政部顯得低調而少作為。今年3月,李克強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財政部分最引人議論的是財政赤字率目標,從去年的3%降低至2.6%,可能導致財政部在後續推動財政政策上趨向保守的原因。不過,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增額度上,則增加5,500億人民幣(下同)至1.35兆元,希望藉此合規的政府債,逐步化解風險增高的地方城投債。
然而,上周財政部公布的「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上,卻意外暴露出今年已過三分之二,但這1.35兆的專項債券才發行28%,這也意味著未來3、4個月內,將有上兆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待發行。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地方政府背書的城投債,近期在天津和新疆陸續傳出的違約的案例,或許與財政部門執行不力有很大關係。
不可否認,全球貿易衝突增添大陸經濟成長的變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在進退之間很難取捨,大陸央媽已看到問題的複雜性,但要順利渡過這難關,可不容財爸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