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近期推動的「泰國4.0」戰略,要透過數位化、普及電商增加人民所得,要讓全泰國7萬個鄉村中的24,700個鄉村能夠使用網路。且根據泰國國家統計局2017年的資料顯示,在曼谷有7成以上的人口使用智慧手機,而尚未都市化的泰國東北地區約有76%人口擁有手機,但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率則只有4成。
進一步分析全國有超過90%的網路使用者都利用智慧型手機上網。且泰國的年輕人正引領行動多屏裝置的趨勢,近年來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至少擁有2個數位裝置。且泰國對網路社群黏著度高,每10個人就有9人有Facebook帳號,研究調查發現,活躍用戶每天會花至少二小時在Facebook平臺上,而instagram、Twitter等社群平台用戶也分別至少有170萬與450萬的用戶數。
泰國年輕人對於社群平臺的喜愛遠遠超過其他東協國家,熱愛打卡及分享圖片,讓腦筋動的快的業者看準行動裝置擷取資訊、可即時互動的便利性,也開始透過社群媒體,並結合新科技互動體驗,來加速社群品牌行銷力,同時也藉機創造網路行銷商機。預期在五年內泰國政府將會投入更多的公共運輸系統、高速鐵路串連泰國各大都市交通,進而使得整體物流配送運輸效率提升、帶動更多國內消費力。如此一來,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務加上隨處可見、全年無休,且能隨時提供顧客最便捷的代收貨件服務的便利商店,將使得網路購物市場成長可期。
泰國2016年零售業成長率由2015年3%提高至4%,達3兆泰銖(約新臺幣2.8兆元),其中95%的銷售額來自實體通路,非實體店面的銷售額自2011至2016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9%。泰國實體通路品牌主要由國際企業集團在地經營的品牌市占率最高,像是CP All PCL旗下的7-Eleven、Ek-Chai Distribution System Co Ltd旗下的 Tesco、Central Group旗下的Family Mart。
泰國市場的蓬勃,對於新進市場的臺灣企業垂涎,虛實通路的布局也是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如果當地尚未有代理商或子公司、尚未取得進口許可證或是無法評估初期訂單量時,透過電子商務平台可作為初測市場反應、降低失敗的風險的銷售管道。
但需特別注意,泰國的進口免稅額為1,000泰銖(約新臺幣900元),製成品關稅稅率為30%~60%,另外海關還會再徵收7%的進口貨物增值稅。舉例來說,價值2,000泰銖(約新臺幣1,800元)的化妝品,交貨價加上進口稅與消費稅,其關稅就要繳付782泰銖。
泰國電商通路平臺包含B2C電商(Amazon、Lazada、Zalora、iTrueMart、Central、Tesco Lotus)、B2B2C電商(Lazada、樂天Tarad、Weloveshopping、AliExpress、Zalora、Line)、C2C電商(Weloveshopping、ebay、Taradplaza、LINE、PChome Thailand)、團購網(Ensogo、Groupon)與比價網站(Priceza)。如何從眾多電商平台中發現其顧客群是否有切合企業自身產品定位、是否提供專業的物流運輸管理服務及收款機制,建議可直接找該通路的招商人員作深入了解或找當地有操作過電商經驗的經銷代理商合作來減少走冤枉路的機會。以長遠的目標來看,想要成功拓銷海外市場,業者們還是要有深根泰國市場的決心,畢竟網路購物平臺的營收只占整體零售業銷售額的5%,若欲求深又求廣,實體通路管道依然還是兵家必爭之地,建議還是儘早做好進場準備,才有切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