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吃微鹼食物 調養弱鹼體質

Foto

要預防身體酸化,調養成弱鹼體質,吃對食物最重要,尤其是多吃微鹼性蔬果食物最有效。在飲食生活中,六大類食物應依比例攝取,營養均衡,就能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讓人活得更健康而不生病!

癌細胞喜歡酸性環境,建議平常的飲食不妨多吃微鹼性食物,也就是含鈉、鉀、鈣、鎂、鐵等礦物質多的蔬菜水果,並且營養均衡,才能讓體質呈現偏鹼性。但也要注意,少吃含磷、硫、氯等酸性食物,例如肉類、精緻澱粉等。

究竟要吃哪些食物,才能將酸性體質逆轉為微鹼性的體質?營養師黃苡菱認為,可多吃3大類微鹼性礦物質含量較多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根莖類蔬菜;海藻類如海帶、海帶芽、昆布等;顏色鮮豔的蔬菜、水果,如甜椒、西瓜等。

少吃肉類酸性食物,逆轉酸化體質

所謂酸性、鹼性食物,指的是所含酸性和鹼性礦物質的多寡。黃苡菱表示,食物酸鹼的分法,最初是由日本西崎弘太郎博士所研究出來的資料,成為日後大家參考的基礎。

西崎弘太郎將食物燃燒成灰,來模擬人體代謝的結果。酸性食物所含酸性礦物質偏多,主要是含硫、氯、磷等,食物的來源大都來自於肉類、動物性蛋白質,經人體代謝會產生硫酸、氯酸、磷酸等,而含氮偏多的食物也會使人體質偏酸。

尤其是磷酸,幾乎無所不在,肉類、奶類、食品添加劑中皆可見到,甚至有瓶裝茶飲料內也含有,以「品質改良劑」為名目,替代了以往常用的小蘇打粉,攝取過多的話,會導致取代人體代謝需要量比較大的鉀、鈣、鎂等偏鹼性的礦物質,如果偏酸化的食物吃多了,容易造就出偏酸化的體質。

吃肉減肥、生酮飲食,小心鹼性礦物質流失

喜愛吃肉的人、採行「阿金減肥法」(也就是吃肉減肥法)減肥的人,或是目前流行的「生酮飲食」,都可能會因為肉吃多了而出現硫酸、磷酸偏多的問題,造成體內鹼性礦物質不足。

黃苡菱指出,生酮飲食本來是為了抑制癲癇發作,需要吃比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類食物,食用量要能達到尿液中測得出酮體,而現在流行的生酮飲食,主要是為了減肥或者控制血糖的目的,不見得需要吃到尿液能測出酮體。

不過,這種飲食方法,也是造成人體內鹼性礦物質流失的原因之一,人體要將酮酸排除,會形成像是氯化鈉一般鹽的化合物,會需要跟鈣或鎂離子等結合,結果反而把其他的鹼性礦物質代謝出去,造成體質偏酸。還有不少案例,為了吃生酮飲食,增加肉類和油脂的攝取,抽血檢測結果發現,反而發生血糖控制不好、膽固醇過高、血脂上揚等負面問題。

吃素未必體質不酸

不過,單純吃素,也未必可以調整體質、平衡酸鹼值。吃素食,仍然需要考量一般素料會有蛋白質、油脂偏多的問題,不僅體內胺基酸、磷酸依然很高,素料製作過程多經油炸,油分解為小分子的脂肪酸,吃多了也會導致體質偏酸性。

此外,有些吃全素的人,因人道和宗教因素,連牛奶都不喝,容易有鈣的來源缺少、吃不足量的問題,曾有案例常常會手抽筋,這時需要另外補充鈣質。因此,避免體質偏酸,非關葷素,重點還是在飲食中蔬果的份量是否足夠,以及營養素的比例是否均衡。

保健食品可「鹼」回體質嗎?

現代人調節平衡體質酸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吃保健食品。黃苡菱強調,並不宜長期依賴吃保健食品來調整體質。單靠幾顆膠囊或是茶飲,想要改善長期體質酸鹼或體質偏酸的肥胖問題是不夠的。

許多上班族應酬多、蔬果吃得少了,常會藉由補充大麥苗、藍藻、蘆薈、酵素等保健食品調節體質酸鹼,事實上,短期是可以暫時因應的,但長期仍需要靠攝取足量新鮮且多樣化的蔬果來調節。

曾有人藉由吃明日葉、綠藻、大麥苗等來改善體質酸鹼,並期望能藉此減重,雖然尿液測試偏鹼,pH值在7到8之間,但是其他抗氧化營養素不足,內臟脂肪仍然過高,體質偏酸的惡性循環依舊存在。黃苡菱說,此案例的問題關鍵,就在於飲食不均衡,蔬果量攝取不夠,肉類和澱粉攝取太多,導致各類營養素攝取比例不足,因而無法調整體質。

中醫調體質酸鹼5對策

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明珠表示,中醫調理體質酸鹼,維持身體平衡健康,主要著重於下列5點:

?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中醫認為,血液是通過脾胃運化生成的,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必須重視調理脾胃,可藉飲食調養,不妨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養肝血

「肝藏血,主疏洩,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肝郁則脾虛」,鬱悶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耗傷。

「人臥血歸肝」,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氣、熬夜,也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此外,「久視傷血」,坐在電腦前工作時,應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食藥膳

◆補氣:可吃具有益氣健脾之效的「四君子湯」,取人參10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和羊肉一起燉食。

◆補血:可用養血的經典藥方「四物湯」,取白芍、當歸、熟地黃、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時,空腹熱服。 此外,用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阿膠、丹參等中藥,與補血的食材如紅棗、龍眼肉、山楂、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豬肝、豬血、烏雞、紅糖等一起做成可口藥膳,也有良好的養血、調節內分泌之效。

?遠寒邪

「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經絡不暢,氣血生化受阻,易導致腸胃不適、誘發咳嗽或關節病變。老人氣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在家要忌食寒涼、溫水泡腳、勤做按摩。冬季出門,務必戴好帽子、手套、圍巾等。

?多運動

運動可調養氣血,有助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讓人吃得香、睡得好,維持體質酸鹼平衡,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平時可選擇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讓關節活動開來,同時也可降低心臟負荷。

藥膳茶飲 維持酸鹼平衡

想要藉中醫藥膳、茶飲,幫助調整體質,逆轉酸鹼不平衡,吳明珠推薦兩道供作參考:

◆四神粥

材料:蓮子5錢、芡實4錢、薏仁1兩、新鮮山藥1兩半、茯苓4錢。

作法:

?將蓮子、芡實、薏仁水洗淨後浸泡2小時後,先以電鍋燉煮使熟軟。

?加入搗碎磨成細粉狀的茯苓粉末,以及切成小塊的新鮮山藥,邊煮邊攪拌,待山藥熟,即可食用。

效用:強健脾胃,促進食慾及增強免疫力,可當成正餐主食。

◆清肝潤腸排毒茶

材料:烏梅、菊花、山楂、決明子各3錢。

作法:將藥材洗淨後,用沸水泡,即可代茶飲用。

效用:可清肝明目、生津液、活血化瘀。

(本文來源:常春月刊 403期)

(更多內容,參考常春月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