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中貿易戰火雖暫歇,但外資撤離中國市場的聲浪仍不絕於耳。然而,負責執行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的國際協力銀行(JBIC)於11月26日發布的「2018年度海外直接投資問卷調查結果」卻顯示,未來3年日本製造業的海外事業投資熱點排名,中國市場仍高居首位,印度第2、泰國第3、越南第4、印尼第5、美國第6,台灣則位居第14。由於JBIC這項調查結果相當具有代表性,也間接說明在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下日本企業的「中國熱」並未退溫。
根據JBIC的報告,雖然日本製造業的海外事業也面臨美中兩國景氣減速、貿易摩擦、營運利潤等因素影響,卻是不分行業別的看好中國大陸「市場成長性」和「市場規模」,並認為當地市場是未來3年最有望吸引日本企業開展業務的對象國。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國川普總統高舉「美國第一」和「投資美國」的鮮明旗幟,但日本企業對之則持保留態度,因此在未來3年有望吸引日本企業開展業務的對象國排名,美國市場只位居第6。
很明顯地,中國市場是未來3年有望吸引日本企業開展業務的熱點,這與西方媒體大肆炒作「中國撤資論」似有相違之處。不過,若是擺事實、講道理來探討,自從中國大陸推動「十三五」規劃以來,因積極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已迫使當年看好當地廉價勞工而前來投資的「三來一補」企業不能不調整布局和轉型升級,其中不乏勞動密集型產業內的外資企業搬離中國大陸。尤其今年美中貿易戰開打,更對全球產業鏈帶來重大衝擊,有些外資企業基於分散風險和降低成本等理由,選擇了停止部分生產線或轉移部份生產設備。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外資企業因應全球化時代的正常經營模式。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絕大多數外資企業因對中國市場潛力和產業配套優勢充滿信心,迄今仍繼續留在當地。還有一些高附加價值領域的服務業和高端製造等外資企業,如美國自動車特斯拉、德國化工大廠巴斯夫和跨國能源集團埃克森美孚等,都相繼赴中國大陸投資。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精準分析了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幾個階段,他認為最早進入的是「為中國製造」(Made for China),通過貿易形式把商品帶入;之後是「在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並帶來技術;而今外資企業角色已轉換,並進入「與中國共創」(Made with China)階段,亦即與中國大陸共同創新、共同發展。從上述三個階段來看,目前高附加價值領域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正屬於「與中國共創」階段。
總之,中國市場之所以能成為未來3年最有望吸引日本海外企業開展業務的熱點,除日本企業看好其「市場成長性」和「市場規模」之外,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40年後又持續擴大開放,整體經濟發展基本上有韌性,以及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中產階級人口數(超過4億人)比美國還多,其消費能力和內需市場潛力大,在在都是中國市場前景被看好的原因。特別是面對美中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日本企業最擔心的是突然調整供應鏈,把生產基地撤離中國市場,終將因被迫增加投資設備而加重企業負擔,所以眼光長遠的日本海外企業仍願意留在中國大陸,持續維持其「中國熱」。反觀台灣,似已出現動輒隨西方媒體的「中國撤資論」而起舞之現象,或許日本海外企業開展中國市場的信心,可供台商借鏡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