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在2019年, 各大央行會再度被召喚救援嗎?

Foto

大約在十年前,大多數西方國家政府為其國內的銀行扛下了巨債,讓這些銀行倖免於大蕭條的嚴重後果。而當這些政府負擔過重時,就將重擔留給中央銀行試圖讓經濟站穩陣腳。

 而央行往往上演其拿手絕活,那就是為金融系統注入資金流,至少能夠防止體系陷入困境、甚至讓經濟自由落體。不過一眾央行官員希望索求更多,當市場上氾濫著新的流動資金,將推高金融資產價格,由政府債券到股票、由公司債券到房地產,統統水漲船高,從而產生「財富效應」。這對不少經濟學家而言熟識不過,財富效應可令個人資產升值,推動消費者信心及消費意欲,從而激發整個經濟體的需求。

 然而,過去數年財富效應在各地的成效卻是各有參差。在歐洲國家,由於就業不足普遍、投資股票的比率不高,財富效應幾乎看不見。而在美國,國民在金融資產上投放得更多,股價上漲明顯地促進了消費復甦。

 不過這情況下,持有金融資產的幸運兒,與沒有投資、老實靠工資糊口的上班族之間,將因為財富效應形成了分歧,並將擴展為鴻溝。而後者由於經濟成長乏力,以及強硬的財政政策,他們的收入一直停滯不前。

 這種際遇與命運的差異,觸發了社會階層的不滿情緒,並向作為對應大蕭條的貨幣政策發出強烈控訴。同時,他們對自己的政府失去信心,認為政府由於施政處處受掣肘,無法為眼前問題提供財政解決方案。

 十年過去後的今天,因這種社會不和諧所致的政治後果顯而易見。在主要的西方民主國家中,另類的激進民粹主義的政治綱領抬頭,當低收入階層人士的經濟狀況愈不濟,這些團體所得的票數便越多。雖然這樣的形勢可以歸咎於某種社會因素或狹隘的政治因素,不過川普上台、英國脫歐公投、極右派的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擔任義大利副總理兼內政部長等事件,難免讓人聯想到,這很大程度是金融資產價格通膨和財政緊縮相結合的副作用。值得一提是,當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法國當選時,也曾承諾延續「往常經濟政策」,不過他骨子裡卻是改革思想。

 2018年即將終結,投資者有充裕理由為前景感到焦慮,因為以往讓他們受惠的貨幣政策將撥回正軌。更嚴重的是,經濟成長仍然不穩,經濟政策的議程仍未清晰。縱觀全局,我們正身處貨幣、總體經濟、政治這三項周期的碰撞之中。川普的奢侈消費計畫可能讓人衍生錯覺,以為財政政策可以解決問題。

 此外,即使進行了債務融資(聯準會的赤字有機會在今年達到GDP的6%),但其財政政策僅能祭出更高的利率作為應對方案。即使美國在金融市場享有獨特的特權地位,不過迎接同樣的副作用只是時間問題。全球的債務負擔一直鞭策著我們去維持無止境的成長,因為負債將加劇經濟放緩,並有可能將經濟衰退推向毀滅性失陷,然而永續成長明明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事實上,美國經濟成長已開始放緩,義大利和法國能如何擺脫纏身的債務,也是讓人難以想像。

 因此,投資者在2019年所面臨的第一個風險,會是金融資產價格可能繼續下跌。但由於財富效應逆轉,這種下跌也會為實體經濟產生令人不安的餘波,當政策制定者無法實施適當的刺激經濟計畫時,資產價格下跌將進一步削弱消費者的信心。 此情況下,中央銀行會否再次被召喚救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