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北 醫養合一 決戰社區扶老撫幼

Foto

不同於新北市,都會型的台北市有幾個特性: 一、人口特性。台北市的老化確實最快,不管是高齡社會,或未來的超高齡,比全國平均都早四年;二、地理環境。台北市跟新北不太一樣,完全是都會型,因此在服務輸送、醫療資源與資金上有優勢;三、醫療資源充足,共有八家醫學中心。長照有聯醫、市立醫療院所、居家醫療、社區的安寧發展。聯醫院長黃勝堅承接新北經驗,在社區醫療、居家安寧有成績,台北市政府自身掌有市立醫療的資源體系;四、列財力一級單位。每年自行編列衛政長照預算,相對自籌比例要特別高。這幾年在柯文哲市長執政下,還了些債,錢還非常充裕;五、長照設施在地設置民眾接受度困難。

台北市長照政策決戰在社區

台北市老人多重慢性疾病三項以上,佔約一半左右。在一○八年將有近十萬的失能人口需要照顧。在長照二‧○框架下,大概有三分之二是老人,失能需求長照,約九五%分佈在社區,照顧機構僅五%,台北市的衛生跟社會單位希望決戰在社區,分佈、需求在社區,醫療資源可送達。如能充分運用市內醫療資源,找到失能需要照顧的人口、對象,把居家醫療資源送進去。在聯醫與衛生局帶動下,年輕醫生感受不只照顧病人還要滿足需求。

就台北市初步統計,目前失能需要長照的人口約八萬,但現在接受到長照二‧○系統照顧大概只有三六%,如何把現有資源整合擴大,照顧到有需求的民眾是目標。

台北市目前長照推動體系有七項重點,目的希望照顧整合,照顧需求者能充分及時得到相關協助:一、提升跨局處合作效能。這是挑戰,目前北市要求衛生局跟社會局定期舉辦雙首長會議,並結合外部學者、專家組織長照委員會;二、建置長照服務的單一窗口。使接案、評估、服務提供與後續的追蹤管理能一體化;三、佈建多元長照資源。強調居家醫療、安寧照護跟石頭湯計畫。期待做到長照二‧○裡的精進出院準備、預防跟延緩;四、提升長照人力量能。目前北市長期照顧人力約有三千多人,人力培育與產業正常化是努力目標。尤其薪資問題,目前有月薪實驗計畫,希望導入年輕人;五、建置長照服務的設施。這是柯市長的重要市政。社區均勻分布狀況下,針對長照設施,不論是公宅建設,或現有閒置土地盤整應有大型長照設施規劃;六、建置長期照護管理系統。從個案承接到最後追蹤管理,能夠提升現有的管理跟效率,讓資源的分配能夠更有效;七、開發創新服務方案。牽涉佈建點增加與據點提升;長照ABC系統目前增加據點到二九A、一一八B、一一二C。現有十六個石頭湯整合社區資源示範點;居家醫療有「台北藍鵲居家團隊」服務到家。聯醫在示範推廣過程得到中央與各界的肯定,這將是未來台北市長照的特色。

目前的幾個挑戰口號: 「便捷居家醫療、決戰社區」,在整體社衛、民政的整合,希望能從預防開始,盡量保持健康,醫養合一。在「醫養合一」的狀況下,醫療資源需求會大幅降低。整合長照人力,充實設施。就是如何調適長照政策,是我們面臨的不斷挑戰。

老化少子尚摸索 競爭力涉及整體制度法令

壽命增長後的衛生、醫療提供容易,但對增長後老化問題,尚在摸索。如果聚焦健康,財務、系統好解決。競爭力的提升可能涉及整體落後的法令,如平均餘命增長後,法定退休年齡是否維持現狀?整體社會制度確實需要改變。北市鼓勵年輕人生育,解決年輕世代看不到未來的問題,相對的老化比率跟撫養比都會改善。現結合中央政府蓋公宅及包租代管等方案,但幫助有限。北市希望長照能優質平價普及,若有錢買不到長照服務,後續根本無法推動,中央法令鬆綁與薪資調整必須考量,是否允許私人企業提供服務,這需要中央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