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植基既有基礎上 建立新思維

Foto

近年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東加、日本熊本地震至南美洲等區的地震頻傳,令人憂心。台灣亦自然災害頻傳,面對洪水的應變大致上具備,反之旱災則較缺乏經驗,因此國土計畫法特別將水資源分配做為未來產業分佈的重要依據,然前瞻考量恆為永久的挑戰。面對氣候變遷除自然災害,人為災害也須重視。過去基金會致力於國土韌性規劃,如今不僅要關心國家永續發展,因應人口結構、少子化、老齡化的挑戰,更更不容緩。因此,在國土規劃與國家永續發展上,必須加入不同的新思維。

ICLEI(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是聯合國認定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NGO,台灣有近10個地方政府加入。ICLEI特別強調建構「韌性都市」,韌性都市的精神,是促進都市能對抗各種災變,且迅速復原(recover),值得台灣特別重視。

國土規劃各自起步 缺乏一致性

有些國家開始嘗試建立垂直都市或是糧食都市,災變時短時間內可自己自足,這些國際間先進的想法,可能挑戰目前國土規劃使用的相關法令。過去都市規劃,以分區(zoning)為規劃,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區與區交通來往就會耗盡很大能量與製造汙染,因此垂直都市是思考的新角度。地方政府在自然保育的作為不一,有些積極大力推動保育,也有些地方保育出現落差,高雄茄萣濕地的開路爭議即為一例;九月內政部與相關部會主辦「國際濕地研討會」,倡議保育,但民眾卻反應部分地方政府對濕地保育態度消極。濕地是眝碳重要的「碳匯」,對低碳城市打造非常重要,由此可看出政策一致性是不足的。

這些年在中央政府內政部、國發會支持下,地方政府業有許多作為,諸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永續都市等。最近外交部亦舉行氣候變化公約NGO論壇,六個地方政府參與,就我觀察尚有許多不足,局處統合、應對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一)地方政府在改變都市結構、從事更新及提高災變能力時,尚缺少通盤性規劃,有見樹不見林之憂。(二) 各縣市常說低碳,但對熱島效應處理還是不足,例如風廊建立是最根本和有效方法,目前尚未見實際應用案例,亦未見全盤性、3D、全視角度思考的都市形貌規劃。(三)許多城市都談低碳運輸,大力推動低地板、低碳交通;但交通產生的社會成本極大,如臺北有很好的交通系統,大眾交通系統使用率卻僅為40-50%左右,且有176萬輛機車,對低碳城市是很大的挑戰。

新課題已然存在

此外,亦未觸及迫切的高齡化社會議題已然存在的事實。如新北市安養院失火造成的傷亡、老舊住宅隱憂,都是潛在的都市問題。我們應自問:假設遇到大規模災變,台灣準備好了嗎?

打造韌性都市,不能單靠政府部門,在地人的投入是關鍵,其參與也涉及社經資源的大量注入,中央政策必須明確,地方則須因地制宜,搭配執行應有私部門參與,形成的產業鏈也是重點。目前老年照護、社會保險和醫療照護之安全議題雖備受關注,然如何促進政策落實,整備仍然不足。我讀過日本「經營一輩子的家」一書,訴說人從年輕到老有不同的需求,人才能住得舒暢一輩子。未來韌性都市的打造,今天僅在大尺度上就國土計畫輻線承上啟下,溝通交通規劃、老齡負荷、財經融資、土地使用與空間建築等問題,接下來期待與小尺度的基層需求對話。在下次會議中,將邀請有意願的地方政府、學者、社群社區參與,傾聽陪伴、努力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