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布蘭佳公司自從2000年首度開設「教練服務部門」以來,就招募了許多的教練。目前我們有153位教練,可以為全球企業經理與高階主管提供服務。
我們為了評估某位教練是否具備所需的能力,總會先請他們擔任我們某位資深員工的教練。而雖然大多數教練都懷抱著絕對的善意,某些不知所措的菜鳥教練,在這項練習中,還是會顯得特別顯眼。他們的缺乏經驗通常從以下九點可以看得出來:
如果有下列狀況,就是個菜鳥教練:
1、太過在意想要建立關係:客戶只要感覺到教練具備所需的能力、且能夠表現關懷,碰上新教練,通常會傾向給予信任。教練不需要花上許多時間,想辦法弄清楚客戶人生的每一個細節。
2、提出過多問題,只為了滿足本身的好奇心:而非直指問題的核心,優秀的教練會快速掌握重點,排除雜音。
3、讓客戶闡述本身的故事太久:敘述本身很重要,因為教練或客戶都需要這個基礎,才能補上結尾──但太過細微的情節曲折只會浪費時間。
4、問一大堆「為什麼」,想要釐清動機與目的:很多接受教練輔導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因而會一直繞圈子,想要找出背後的原因。只有在很稀少的狀況下,我們才會使用「為什麼」,來協助客戶穿越重重的迷霧,找到真實與真相。
5、太過執著於「課責」:許多教練學校都會積極要求要教導學員負起責任。持平而言,有些客戶真的很想要、也很需要──接受課責的訓練,但很多人並不這麼想。因此比較聰明的作法,是先確認客戶的意願,而非堅持客戶要進行惱人的練習,最後搞得教練像是在背後盯人的爸媽。
6、放過可以挑戰客戶的機會:放過機會,未能挑戰客戶的態度、信念,或潛在而言、可能缺乏生產力的行為。這需要一些勇氣,但這是教練職責的一部份。有些我曾經合作過的客戶告訴我,他們之前曾經合作過的某些教練「人太好」。
7、忽視客戶未能從教練課程或輔導過程獲取價值的徵兆。
8、如果客戶未能完成指定作業,會責備客戶:教練不是學校老師,不必根據學生的服從程度打分數。如果客戶未能完成原本承諾可以完成的事項,就是個有用的徵兆,顯示客戶傾向過度承諾、卻不見得能夠完成,或顯示客戶未能著力於正確的目標,甚至不如自己所想的、對目標那麼投入。這些全都是潛在的資料訊息,可以讓教練加以運用,藉以推動客戶向前。
9、當客戶問「你認為我該怎麼辦?」或「你會怎麼辦?」時,會全心作答:教練可以(也應該)分享某些有用、且證明有效的模型、概念與一般通則,以便協助客戶徹底思考、進而做出周全的決策──不過教練本身的實際看法如何通常不太重要。如果教練真的分享了本身的看法,就應該加以說明,並聲稱這只是他們本身的意見,同時準備好說明這種意見的根據──看是從經驗而來,還是從研究而來。
每個人都是從生手開始,但我們要為組織中的高階人員提供教練,所面臨的挑戰,卻是需要在客戶面前推出最有經驗、也最有效率的教練人選。對我們而言,我們沒有讓員工在工作中學習的餘裕。幸而,新手教練只要能夠在本身所運用的方法中,看出上述這些可能犯下的錯誤,同時練習採取其他可能對客戶更有益的方式,就能夠突飛猛進。
只要多加練習,新手教練很快就能在輔導過程中發揮生產力,這也是我們──以及所有教練組織──所樂見的。
本文節錄自「管理雜誌」5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