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10 周年,大會特別規劃3 場生醫企業CEO 圓桌會議,針對議題深入集思廣益,提供產業界及新政府參考。
生物科技產業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競逐與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為了扶植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工業研究院與時代基金會,在10 年前,共同籌辦了「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活動。
希望帶動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也期望藉此挖掘出高潛力的優質生技企業,一同推動生技產業的正向發展。
為了協助台灣農產業的發展,2010 年更將「新農業」納入選秀賽的範疇。
10 年來,已有92家得獎企業,其中逾30家進入資本市場。例如:台耀、德英、杏國、明達、台灣微脂體、永昕、因華、泰合等。
今年適逢「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10 周年,大會特別規劃3 場生醫企業CEO 圓桌會議,由時代基金會主辦、《環球生技月刊》協辦,探討的議題包括:「台灣高階醫療電子經營人才的培養」、「生醫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挑戰」、「醫療電子業的發展策略」,希望透過圓桌會議共同探討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方向與策略,同時也給520上任的新政府推動生技產業務實的建言。
開放國際人才
首場圓桌會議於5 月20 日舉辦,以「台灣高階醫療電子經營人才的培養」為題,邀請安盟生技執行長林群倫、明達醫學董事長王威、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主任莊裕澤、交通大學機械系副教授楊秉祥、宇康生科醫療顧問劉天仁,以及安盛生科技術長暨共同創辦人陳彥宇共6 位專家學者與CEO 參與圓桌會議。
主持人林群倫一開場便表示,這場圓桌論壇舉辦在520 當天格外具有意義,「是新政府上任的第一天。」希望藉由這樣的專家論壇,由各界意見領袖以面對面、輕鬆又不失焦的茶敘交流方式,給新政府未來施政的參考。
王威表示,培養跨領域高階經營管理人才,應該從生醫教育制度來討論。近幾年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蓬勃發展,一部分可能要歸功於許多優秀的華人科學家陸續回台貢獻所學所長。
例如,早期的台灣神隆、賽亞、藥華、健亞、浩鼎,及近年的益安、安成等公司的領導人都是海歸派。
他們不但回台成立公司,也帶回國外的資源、經驗,對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有莫大的幫助。
但對於號召更多有經驗、有知識、跨領域的國際人才回來,帶領台灣生醫領域培養更多的人才,政府可以更積極、更開放地創造更多誘因和獎勵措施。
例如:開放新創公司享有5年免稅、個人所得免稅措施、賦稅上的優待,畢竟「動機」是吸引人才最重要的關鍵。
協助IT 業人才轉型到生醫界
王威表示,台灣的電子業非常成功,有完整的產業價值鏈,也培養很多經營管理人才,若促使這些人才轉型到生醫界服務,將非常具有開創性。
王威坦言,曾鼓勵身旁的朋友轉型到生醫產業,卻只有大約十分之一有意願。
談到吸引人才,楊秉祥表示,台灣大部分的研究資源在大學裡,顯示學校聚集非常多的人才與研發能量,政府應規劃制度,將這些能量導引到業界。
學校教授研究的題目和方向雖然有相當高的自主性,但研究的議題和內容仍有許多限制,例如,升等、評鑑等制度,都是直接影響學界投入研究題材的關鍵。
王威表示,他曾和前政委朱敬一提議修改學界升等考核的規範,除了發表論文之外,也增加產學合作、IP( 專利) 發表等項目,創造教授升等的動機,讓研究往應用、商業化方面調整。
一旦教授有意創業或投身產業界時,是否能以持有新創公司股權等誘因,創造學界與產業界更緊密連結的動機。
放寬法令 嚴格執行
楊秉祥建議,政府應該放寬相關的法令和規範,讓學校的研究有機會商業化,允許最懂技術的人帶著研發成果介入創業初期的階段,幫助新創公司在發展初期就能獲得強大的研發能量。
若僅透過技轉中心將技術移轉到新創公司、協助專利申請,無法真正解決新創公司所面臨的困境。
「如果老師有這個動機、能量,他帶領的學生自然而然也能被帶動起來,相信這對於國家長期人才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楊秉祥指出。
他也說:「法律的規定可以鬆綁,但執行可以嚴格;現在剛好相反,法律上有很多解釋的空間,但執行朝嚴格方向走。」
林群倫也表示:「先前擔任創投時,就有幾間國立大學發生學校不願意擔負擴大解釋法條的風險,讓學界或教授看到機會,卻不敢跳進去,阻礙人才的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教育部日前開放措施,大學可以邀請產業專家在學校擔任專業技術教師,讓業界的人進入學校傳授產業經驗和實務課程;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就對產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而業界專家進入學界後,也可以了解學界的能量、資源所在,對於將學界能量引導到業界也有一定的幫助。不過,據悉國內幾個頂尖大學似乎沒有太多這樣的實例。
醫師跟醫院的前段參與
從醫界轉戰到產業界發展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任劉天仁表示,生醫科技的發展,前段需要醫師、醫療相關人員跟醫院的參與,才能確保後段的產品開發具有商業價值。
醫師有很好的專科訓練,但並沒有跨領域或橫向跨產業的合作經驗、動機以及訓練。
無論專利智財的取得、跨產業的合作,在以往醫院體系下並不被鼓勵。
一般來說,醫師的升遷制度和學界的教授很類似,在醫院的體制下,第一是病患,第二是研究,最後才會輪到智財跟跨產業合作。若後者沒有涵蓋在獎勵制度體系下,很容易造成時間上的排擠,影響醫師投入的意願。
劉天仁認為,醫院必須打破傳統的思維,獎勵願意跨領域合作跟投入智財開發的醫師;此外,醫師的訓練過程中,也要加入領域溝通機制(如類似史丹佛Biodesign 的系統學習等),創造更多跨領域合作的機會。
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陳彥宇,以自身在史丹佛Biodesign的經驗為例:「在前面一、兩個月,我們每週花20 至30 小時的時間,深入了解醫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以及現存各方案不足之處,才開始發想、設計新的解決方案。」
他說:「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也反覆跟醫療團隊討論各種方案的可行性、並持續修正設計,直到確認解決方案真正能滿足臨床需求。」
陳彥宇指出,對於矽谷生醫新創事業的蓬勃,「活躍的併購環境」是一大主因。
新創公司原始團隊,在成功被Medtronic、Abbott 等大公司併購後,往往於一、兩年內又會回到新創圈再次創業。
透過如此的良性循環,孕育出大量具備深厚實務經驗,能領導新創公司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穩定前行的優秀人才。
而要活絡創業與併購環境,「與國際的接軌」至為關鍵。政府應提供誘因,將國外一流創投引介到台灣,透過其產業洞見與國際連結,提升新創團隊的高度;並創造機會,讓國內團隊得以透過與國外公司的合作,在實戰中快速累積經驗。
多領域人才培育
莊裕澤指出:「在吸引人才的問題上,我們確實有些困境,像是稅的誘因還不夠,不易吸引國際上有豐富產業經驗的人才加入等。」
針對前述的產學交流,政府可以提供誘因與名額,讓大學教師以借調或合聘的方式到業界服務,而業界則以專業技術教師的身份到學校授課或者參與學校、醫院的研究計畫。
如此不僅讓學術與實務結合,產學合作交流更密切,也藉由業界與學界人才的流通互動,改變學界過度重視論文發表的研發文化。
莊裕澤表示, 在高階人才培育方面,政府推動的「台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 STB) 就是其中之一。
80 年代的高階人才培育模式,是將人送出國到特定單位去學習,回來後安排工作崗位,帶領研發團隊開疆闢土。
現在STB 的模式是將人送去史丹福大學,提供良好環境,讓學生挖掘未來生涯發展所需的知識與資源。回國後,沒有承諾任何職務,而是讓他們自由發揮。
矽谷的創新創業資源與氛圍,讓不少的STB 學者投入醫材領域創業,包括在座的楊秉祥、陳彥宇、劉天仁。
「這個模式雖然有風險,但只要我們選對了人,在5 至6 年甚或10 年後,人才就有機會慢慢改變產業環境。」莊裕澤表示。
楊秉祥認為,現在學校提很多跨領域、創新創業的活動、計畫,也有很多校友成立基金幫助學生創新創業。
生醫領域確實需要跨領域的人才,但或許應把「跨領域」換為「多領域人才」--紮實自身的專業領域,並懂得如何跟不同領域的人溝通,才有辦法做到跨領域。
產學合作 資源整合
劉天仁建議,政府應集合企業的資金和學界的人才,組成團隊,將人才送到國外學習,培養能解決問題的人才;「由產業出錢,學界出人才,做一個很好的結合,縮短學習曲線,建立學界與產業界共同培育人才的模式。」
此外,王威期望未來台灣能出現世界聞名的生技公司,發揮母雞帶小雞的力量,帶動子公司的人才培養。
他補充說明,台灣應該成立一家旗艦型的生技醫材公司,由政府及產業主動去合作促成,「唯有大型公司才有資源去經營品牌市場,如果能有一家大型公司,把台灣小型或新創公司的技術買下來,整合在一起,才有國際競爭力。」
「醫材產業很難只靠1至2樣產品就能維持很高的營業額。」王威在做眼科跟消化道科醫材產品時就發現,無法單靠一個產品就可以產生巨大的收益,醫材是聚沙成塔的產業,要進行各項產品的整合才會成功。
王威直言,概念上就是用國家的力量組成國家隊來打國際盃,利用資源的整合,將一些中小型的公司整合在一起,成為國際性大公司,創造生醫產業的台積電或Samsung。如此一來,不只可以突破現況,甚至可以創造更龐大的產業效益和價值。
直接從醫院端看需求
「醫院其實是很好的平台,能直接看到需求,」劉天仁指出,「如果業界與學界的人進駐到醫院,在醫院進行醫材產品的開發,有助於推動業界、學界與醫院三方溝通,這對於生醫產業的發展有正面助益。」
劉天仁舉例,近年日本跟史丹佛BioDesign 簽訂協定,由日本出資,也跟產業界募資,總共3 間大學(東北、東京、大阪大學)參與。
每年送2 至3 人到史丹佛學習半年,之後再回到日本進入醫院觀察並與產業做後端的結合,就是一個可以參考學習的模式。
會議結束前,林群倫進行總結,人才是流動的、是跨越國界的;人才的爭奪戰是國際性的、全球化的,競爭對手不是某一家公司,而是國家的層級;開放國際白領人才進入台灣,台灣的競爭力才不會流失。
「台灣一方面要創造好的環境、留住人才,一方面也要打開大門,吸引國際白領人才進到台灣。」專家一致結論。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6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