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中國銀行業渡劫法門

Foto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4月10日罕見地一次性公佈了25項行政處罰決定書,涉及了17家金融機構,共計罰款4,290萬元人民幣。再往前推,4月7日,銀監會明確要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要勇於「揭蓋子」、「打板子」,堅持嚴罰重處,始終保持整治金融亂象高壓態勢,重拳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並明確表示,今年是「強監管、強問責年」。這被視為新任銀監會主席郭樹清開始「亮劍」。最新消息,郭樹清在銀監會第一季度工作會議上說:必須下重手整治金融亂象,如果銀行業都搞得一塌糊塗,我作為銀監會主席就要辭職,這就是領導責任。中國銀行業究竟是怎樣一番景象?

有西方媒體觀點認為,能夠引發全球金融系統最大的信用風險不是歐美銀行,而是中國大陸。根據最近美國國際金融學會(IIF)的估計,中國債務佔GDP 的比值已經達到300%。如果加上無法說明的「影子信貸」,債務比例現在還在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增長。

類似的論調在中國銀行業中比比皆是、觸目驚心。打開微信,時時可以看到這樣的評論:「危機逼近!銀行最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中國銀行業危機有多嚴重」,「剛剛,有一家大銀行又要崩盤了!!銀行業的危機真要來了?」,「銀行現從業危機,四大行裁員超過2萬」;各種論壇,各色「專家」高談闊論,大數據、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雲端運算……說的人雲山霧罩,聽的人雲裏霧裏。

而現實的情況是:至2016年底,中國銀行業的總資產達人民幣232兆元,這相當於中國信託業總資產(18.91兆元)的12.3倍、中國保險業總資產(14.96兆元)的15.51倍、中國證券業總資產(5.79兆元)的40.07倍,值得一提的是,銀行業在整個中國金融業中的地位還在不斷地提升,銀行系基金、銀行系保險、銀行系租賃、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以及銀行系券商……隨著債轉股、投貸聯動、理財業務分拆專營等新政策的公佈,中國銀行業的版圖還在快速延伸。

折算成美元,2016 年底中國大陸銀行業的總資產達33 兆美元,相較於歐元區的31兆,美國的16兆,日本的7兆,以資產規模計,中國銀行體系已經「獨步天下」。

不會有哪一個行業,像中國銀行業這樣擁有如此大的資產、如此高的利潤;也不會有哪一個行業,會像中國銀行業這樣已擁有如此大的地盤,還醉心於「彎道超車」;更不會有哪一個行業,像中國銀行業這樣已有如此規模,卻依然對資本和存款感到異常的飢渴。

中國銀行業從所謂的「技術性破產」到利潤規模冠絕全球,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究竟是如何渡劫的?這又對正處於大數據時代的銀行業有怎樣的啟示?

彎道超車 難!

銀行業做大規模的方式大致有二:一是充水,二是彎道超車。充水,過去低級一點的手法是「買」同業存款、衝時點,現在高級一點的手法是做投資、擴同業,或者大肆高息引入結構性存款,美其名曰「推動向大資管業務轉型」,或者「提升主動負債能力」,這其中當然有像招商銀行這樣的實打實的轉型,但同時也充斥著許多純粹為做規模而做規模者。這種吃興奮劑、膨大劑的方式終歸是不可持續,於是一群有情懷、有使命感的銀行家想到了通過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去彎道超車。

但對於傳統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而言,其實並不具備在互聯網中一飛衝天、或者說彎道超車的能力。

首先,要清楚的是,沒有一家銀行是透過互聯網做大做強的。很多人稱頌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彎道超車」,但實際上富國銀行的規模裂變是因為在危機中捷足先登,靈蛇吞象,收購了規模比它更大的美聯銀行(Wachovia),不僅是富國銀行,除了中國國內四大行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路徑外,稱雄全球金融舞台的那些國際大行,如摩根大通(JP Morgan)、美國銀行、花旗銀行、滙豐銀行(HSBC)等,無不是透過兼併重組實現華麗轉身的。

反觀西方國家一些以互聯網金融為賣點的直銷銀行、網路銀行,要麼規模小得可憐,要麼也難逃被傳統大行收購的命運。

其次,既有的競爭格局已經不足以支撐銀行迅速做大。很多人曾抨擊中國大陸銀行業搞壟斷,事實上,中國的銀行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而且是嚴重過剩,如果不是靠著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存款以及貸款業務,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率恐怕並不理想,發展要困難得多。可以說,現有市場已容納不下更多的銀行,也無法支撐眾多銀行像過去的黃金十年那樣保持普遍高速增長。

再次,由於金融行業對於社會經濟穩定性的獨特影響力,注定其無法像互聯網企業那樣去營運。矽谷創業教父葛翰姆(Paul Graham)曾經說過:「互聯網企業就像蚊子一樣,群體前景光明,但個體九死一生」。傳統銀行這種大象,如何隨蚊子起舞?試問誰敢把錢交給一個九死一生的銀行?

足見傳統中小銀行並不具備在互聯網熱潮中彎道超車的能力和機會。

銀行觸網之憂

曾有人說:銀行的互聯網轉型並不是為了彎道超車,而是為了防止被顛覆,不是為了「攻」,而是為了「守」。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銀行更像是被互聯網轉型打亂了方寸、打亂了節奏。

其實,外界對銀行業的看衰和銀行人對未來的恐慌由來已久。長久以來中國銀行業更像是一個深度「焦慮症」患者,從早期四大行技術性破產;到中期的入世「狼來了」,如至今眾說紛紜沒有定論的南京愛立信事件,簡直就成了當年中國銀行業的集體輓歌;再到當前的互聯網衝擊、金融科技革命,各色專家高談闊論,聽者膽戰心驚。每隔一段時間,或主動,或被動地拋棄舊風險,尋找幾個新的風險與恐懼。

但基本的邏輯其實只有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

第一,高歌猛進的黃金十年之後,中國銀行業當前的成長乏力和悲觀預期主要是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那些歷經百年的國際大行早已熟稔駕馭經濟週期的本領,只有尚未經歷過一個完整週期的中國國內中小銀行才對當前的困難局面感到憂心忡忡。

第二,當前中國銀行業的經營困難並不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衝擊。這既可以從互聯網金融所佔的金融市場份額來看,也可以從當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生存狀況來看。銀行業日子是不好過,但面對的還是發展層面的問題;而形形色色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日子不好過,他們擔憂的則是生存的問題,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第三,因為生搬硬套,不加思考,很多銀行人都在跟著互聯網機構的節奏起舞,把互聯網金融的煩惱背到了自己身上。比如,互聯網金融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攬客問題,對於銀行業而言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工商銀行有近5億客戶,會覺得它最嚴峻的挑戰是擴大攬客嗎?再比如,關於客戶黏性的問題,是銀行的客戶黏性低,還是那些P2P,或餘額寶的客戶黏性低呢?又比如,大數據風控的問題,真正依靠所謂的場景掌握的數據來做的小微貸款模式既沒有做成很大的量,也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經濟週期的考驗。

阿斯頓顧問公司的董事會主席艾倫(Paul Allen)曾經說過:「我為一些銀行業學者們(更不用說銀行家本身)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悲觀情緒感到震驚。事實上,銀行家掌握著很多比較優勢:獨一無二的網絡覆蓋優勢,由分支機構、 ATM和忠誠的並經過良好培訓的銷售人員組成的網路,使得銀行業務逐漸成為了一種零售業務;複雜的支付、交易處理程序以及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的技術和技巧;出眾的信用實力;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顧客、小企業主這樣的人群所保持的忠誠度和行為慣性」,「銀行可以成為勝利者。它們可以因應和戰勝挑戰。」

第四,比互聯網衝擊更可怕的,是抵禦互聯網衝擊的應對方式。原紅塔集團的董事長,曾經是中國有名的「菸草大王」褚時健曾說:「電子銷售現在挺火,但是我曉得,如果這時候頭腦一昏,質量下去了,很快就會垮」。褚時健說得很直白很清楚。無論是互聯網或是金融科技,本質上都是一種工具。因為擔心互聯網金融衝擊,從設立直銷銀行到建立自己的電商平台,大大小小的銀行不惜血本、砸下重金,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趙建預計每年各家銀行投入到其中的費用佔到總成本的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僅僅是投資打水漂還不足堪憂,真正的風險在於一些銀行逐漸偏離了戰略的主航向。因為擔心獲客能力不足或客戶黏性下降,搞一大堆的「社區銀行」;因為擔心錯過所謂「小微金融」、「長尾客戶」的藍海,諸如聯保貸款等一系列的所謂金融創新留下一地雞毛;因為擔心被顛覆被衝擊,注意力偏移,五心不定的銀行最終只會是輸個乾乾淨淨。

拚的是定力

在金融危機之中損失慘重的花旗銀行,其董事長在反省危機前的錯誤決策時曾說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話:「我知道這樣不對,但即使明知道前面是懸崖,我們也停不下來。」

言及至此,並不是說銀行業不應該「觸網」,不應該強化科技支撐,關鍵是強調銀行應該堅守本源,堅持常識,回歸金融的本質;也不是單就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立論,而是強調在各種各樣的機會誘惑和戰略歧途面前,銀行業都應該要保持定力、不忘初心。

如今的互聯網金融,以及早些時候的「社區銀行」、小微金融,其實或多或少都會與上面所講的例子類似,每一家中小銀行都期望可以找到一種多快好省的方式,透過某一場運動,快速實現由小農經濟向人民公社的過渡。好在船小好調頭,發現苗頭不對,就能夠做到及時剎車。但是每次都無法平靜太久;好在現在媒體發達,上網搜搜就可以繼續上路。媒體、顧問公司、行業專家、公司高層乃至各級業務人員都從這一系列的熱點變幻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中國國內銀行拜師後總想第一時間就學會少林七十二絕技,最好半年內下山打遍一方無敵手,學個一招半式就琢磨著再投名師。殊不知天下武功源出一門本無二致,紮穩馬步,練好基本功才是學到真功夫的根本所在。

中小銀行規模小、底子薄,不能像中國足球界,一會兒學巴西一會兒學德國,一會兒防守反擊一會兒全攻全守,其實任何一種模式都有可能是對的,只是要看是誰在用,什麼時候用,面對的對手情況又是如何。中小銀行只要依據自身發展定位選擇一到兩個方面,長久堅定地走下去,總會迎來自己的春天。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18期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https://www.facebook.com/duowe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