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清點農地質與量 推短中長程措施

Foto

農地資源保護 盤查吹哨 開放檢舉

農地資源保護與管理策略,有短中長程措施,先進行農地盤查作業並公布盤查結果,再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設立農業土地保護基金、修改農業發展條例等等,長期措施則配合國土計畫法,劃設農業發展區。農委會去年起針對平地、山坡地農地,搭配內政部、航照圖等資料,徹底清算違章建築、工廠、非農業使用,這些都可能帶來汙染問題,進而影響生產品質。農委會也針對農地生態多樣性進行盤點,使農地具備量與質。將來同步做資訊系統整合,訂定「吹哨者條款」,開放民眾檢舉占用農地違章工廠。

農耕面積小 四分之一公頃即可加蓋農舍

以農地面積來看,我們是全世界價格最高但耕作面積最小的,農牧戶平均每家僅有○‧七二公頃, 七十八萬戶農家中,一半以上耕作面積不到○‧四公頃,為農業發展條例中帶來的負面影響,它規定達○‧二五公頃農地可蓋十分之一農舍。全台法定農業用地,包括平地和山坡地範圍,共有兩百八十七萬公頃,若加上非法定農業用地(河川水利地區農業活動),則有兩百九十萬公頃。

農地總量不足 僅六十七萬公頃

但究竟還有多少農地可從事農業生產,以農糧作物使用類型來說,只有約五十一萬公頃,若加上養殖、資源保育類型,最多僅六十七萬公頃。為了全國永續發展,依照國內人口所需熱量計算,仍需七十四至八十一萬公頃,顯示總量是不夠的。所有平地中,農糧、養殖、畜牧、林業、休閒農業、資源保育等都屬農業合理使用範圍,但農舍、住宅、工廠、土石採取等類型大多是非法使用,最近媒體報導工廠問題,有符合工廠規模的六萬多家,沒符合規模但從事非農業生產家數也有七萬多家,共占用一萬三千公頃農地,加上餐廳、商場、殯葬設施等,則有六萬八千公頃屬於農地上非農業使用。山坡地農舍、住宅、工廠約有一萬多公頃,可能造成水土保持破壞,例如台中太平都是保安林,卻大面積種植枇杷,缺乏水土保育作用,應解編較合理。

變更繳納補償金 重汙染區功能轉換

接著報告違規工廠部分,農委會先針對去年五二○後農地上新增之違規建物進行拆除,由地方政府依違章建築相關法規處理,未來農業發展地區內之違規使用,依國土計畫法規定,不符合功能分區及其分類之土地使用指導者,即應輔導遷出,或查報拆除,無就地合法之餘地,相信其他工業區仍有空間可容納遷出的業者。雖然研擬讓農地變更為工業地,不過業者必須付出補償費用,費用依地目變更前後地價差、占用時間,還有對生態的影響等原則計算而定,作為保護優良農地之基金,以達農地資源永續經營。

農業試驗所依民國七十八年農田土壤之重金屬含量為基礎評估,比照現今彰化水五金區域內遭外來重金屬污染之情形,其評估結果,水五金範圍內大部分屬重度污染地區,超出監測標準值面積約有兩百一十公頃,將來需花長時間才能使之恢復地力,在國土規劃上得考慮轉為其他用途。

對地綠色給付 「條件式堆疊」獎勵 

針對未來農業發展區劃設,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若農地被劃作農業發展區,應給予補償,明年將啟動條件式堆疊給付及獎勵概念,只要維持農地農用,就給予「對地綠色給付」;種植具外銷潛力及契作進口替代作物,再給予「作物獎勵」;發展有機農業、友善耕作則可領取「友善環境補貼」,政府原有保價收購制度、鼓勵種水稻、休耕政策,未來將把這兩百多億投入農地地力維護獎勵,由民眾選擇要「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或採舊制度。農委會二十年前預算四百億,如今一千兩百億,但農家所得依然維持二、三十萬,希望能將預算實際使用在農民身上,進而提升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