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面對自然 人不能勝天

Foto

肩負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的反思

談「承擔與試煉」,身處行政部門本就該承擔問題,過去參加許多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亦歷經許多爭辯協調,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抗爭,可能浪費資源或造成衝突。我們的思維在環境變化衝擊及慣習的影響下隨時空變化,猶如王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面對自然應有反思。野村總合研究所報告,分析中說到二○五○年(我將八十二歲),台灣人口約等同我大學畢業人口,卻有三分之一是老人,未來設施將老化,可操作人口越來越少。

國土規劃應從願景、空間結構著手,亦需考量社會變遷,過去工程師傾向工具性治理,採科學技術尋求治理解方。最近看「治理理念」關注文化哲學,台灣是兩難的社會,仰賴颱風卻也懼怕它的威脅,我們的多元文化、多樣性環境,若拘泥治理理念「以人為本」,我認為面對自然,人不一定勝天。

資訊公開與溝通平台 公私協力首要

推動公私協力之首要步驟需資訊公開、行政透明,未來國土保育區或城鄉發展區,淹水治理規劃都採十年淹水標準,這部分需檢討,政府說錢花在刀口上,應先談減災並降低社會經濟損失,做到「不怕淹水」。四、五十年前蓋的曾文水庫、石門水庫已老化,甚至民國九十五年開始做的易淹水治理計畫第一件工程,至今已十二年,員山子分洪工程也是十多年,這都有設施老化疑慮。

面對不確定性時代,應建立生活哲學,塑造實施國土法的社會氛圍與途徑。氣候變遷不可預期,規劃中的國土空間發展計畫與部門計畫,可能跟不上氣候變遷腳步,水利署推動調適工作,如流域綜合治理計畫以立體防洪概念,以強化都市的防洪韌性,惟為因應氣候變遷導致水旱災情勢加劇、經濟發展用水需求增加、人口結構的改變,爰對於供水、排水、防洪等工作必須有前瞻、加速、整合規劃之思維,以強化國土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