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皆面臨老齡化、少子化,而台北市更嚴重。民國一一一年,台北市老齡人口將超過二十%,每年增加兩萬人。另外台北市的老化速度比台灣其他地區都快,且老人人口為六都之首。整體而言,這是一種社會負擔。在市政裡,長照是必須要做的,但我們希望友善高齡不只是長照,更希望在老人照顧的三大體系裡滿足民眾需求,而經濟產業的開發帶動是一種比較正面的態度。我們思考的是未來長照如果採用保險制,要如何與健保、醫療體系鏈接。
配合中央政策 提供完整服務
台北市在長照上面臨人力不足的挑戰,家服、長照人力的缺乏都是我們一直想克服的。目前,外籍看護是主力。台北市對於長照有具體的作法,除積極配合中央的長照政策,到現在的長照二‧○。目前台北市老人能夠在社區服務中有連續性的長照,並能在健康、安心、尊嚴三個層面,從健康、亞健康、失能、離世有一套相關措施。
台北目前每個社區都在做盤整並設立老人關懷據點,希望配合長照二‧○作升級。整個體系中,社會、民政、衛生局都在跨局合作,希望能在社區化的過程中為每個個案提供完整服務。但完整性還是有差別。台北號稱首善之區,但長照經費每年只有六‧九億,我們希望把資源也納入真正的照顧體系裡。
社區中心除了供餐,還有促進健康。例如北投區結合溫泉特色建造社區中心。我們取得公有土地,單獨建設服務中心,試圖打造體系性的照顧措施。未來預計加入失智老人的照顧,比如醫藥、宣導等。
往後我們準備設置安養-長照私人制,並希望這能成為典範,從門診、醫療到最後的安養,透過社區性照顧覆蓋不同的老化階段,讓所有的長者都能活躍老化、在地安老。
台北市長照委員會配合長照二‧○做了一些積極措施:首先,社區照顧關懷五‧○,日托據點的提升。年輕活力的引進與機會創造是很重要的,比如薪水保障、升遷,讓居服人員變成一個吸引人的產業。我們特別重視人力的開發以及現有居服品質的監測。
推動石頭湯計畫 鼓勵醫師進入社區
創新方面,市長和社會局推動「石頭湯」計劃,透過個案把整體社區資源進行整合,以顧客式規劃提供個別服務。此外,我們也在服務站建立資訊平台,試圖把相關領域資料統一調度,讓個案得到最好的照顧。目前已開辦中正區、文山區幾個點。我們安排個案管理員居中協調,各種方式得到個案後評估,做整合調度。
台北市相較其他縣市的優勢是有自己的失智醫療院所。目前努力把醫生進社區變成工作常態,讓其可以成為社區醫院。
在以上措施中能兼顧高齡友善,對於很多面向的發展都是有利的。在整體社會福利面,我們聚焦幾個部分:高齡者消費問題上,我們特別立專案請法務局消保官從長者的健康食品、場所特別進行加強,並得到外界很好的回響;公共衛生方面,衛生局推動高齡友善專案計劃,消防局特別針對長照安檢,台北市努力在各層面做出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