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孩苦讀國文,我經常跟他開玩笑的說,如果我是教育部長,小學的國文,不會再考文法、詞義、翻譯等枯躁的試題,六年只要背一百首唐詩就行了,國中的國文,也一樣,三年背五十首宋詞就可以畢業了。
這個背熟是指倒背如流,滾瓜爛熟,吞吞吐吐得重背。背熟是學生的責任,而老師的責任是講解詩詞的意境,讓學生領略文字裡沸騰的熱血,進而發自內心的喜歡文學、文字,即使未來離開校園,依舊喜歡閱讀。
孔子曾告訴他兒子要學詩,他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學詩的好處太多了,試想,一個畢業的中學生已熟背一百首唐詩、五十首宋詞,豈不出口成章,來日不論學科學、文學,必然可獲得更高的成就。
事實上,胡適、徐志摩、陳之藩、余光中之所以能寫出好文章,詩詞底子了得是重要原因,在耳濡目染下他們自然習得了駕馭文字的能力。國文這門課理應讓人領略文字之美、詩文之美,而不該落在解剖文字的牢籠裡,更不該弄到最後連寫篇通順的文章都有困難。
韓愈在《師說》一文:「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大多跳過傳道,直接進入授業,以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燃起對學問的熱情,有的只是對分數的熱情。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范沖淹的「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學子們若成天只在句讀上計較,而沒有絲毫的感動,那實在是教學上的大失敗。
我們擁有數千年的經典古文、詩詞寶庫,從小到大每位學子也上過十多年的國文,何以這個社會聞不到書香、感受不到文化,而從國會、電視到網路更處處充斥著苦毒的言語,顯然我們的國文教育是該好好檢討檢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