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如果大數據算出來的只是常識?

Foto

上周英國大選結果,跌破所有專家眼鏡,因為幾乎所有選前民調皆顯示,保守黨與工黨勢均力敵,無論誰勝出,都會是慘勝,必須走向聯合內閣一途。沒想到開票結果,執政保守黨大獲全勝,囊括國會過半數議席,英國百年來最年輕的首相卡麥隆順利連任,極可能在3年後的「脫歐」公投再寫歷史。

 英國選民是否比較智慧理性,殊難定論,個別選民在最後一刻為何改變投票行為,亦非選前民調所能逆料。但民意如流水,舉世皆然。

 正因民意多變,當代的執政者才更應該堅守核心價值,不該人云亦云或隨著數字分析起舞,如此方能成為國家安定的力量,進而平撫焦躁的民心。反之,如果執政者缺乏中心思想,黨政各吹一把號,政策不僅沒有延續性,甚至比民意還善變,那被選票淘汰也是早晚之事。

 台灣社會喜新厭舊,對於流行語彙的追逐,朝野有志一同。繼日語「小確幸」被濫用之後,西方新興的「大數據」分析又成為本地顯學。民眾生老病死的樣態,要看大數據;公務部門加薪與否,要看大數據;百業擬訂行銷策略,要看大數據…彷彿統計數字一出,問題就迎刃而解,商機就源源不斷。

 但事實上,民眾生老病死的樣態,分析得再精準,弊端叢生的健保遲不改革、被政爭卡住的長照服務法遲不上路,醫療品質就無從改善。同理,再多的證據顯示公務部門加薪有理,恐怕也抵不上抽象的社會觀感。更何況,大數據往往代表的是「過去式」或眾人皆知的常識,就像基金廣告附加的警語「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大數據所顯示的「過去的流行」,亦不代表未來之流行。

 盡信數字不如無數字,當年蘋果賈伯斯在車庫創業、谷歌佩吉與布林在大學開發搜尋引擎、臉書查克柏格在宿舍發想社群網站,靠的都是靈光一現的創意,而非大數據。大數據策略若無堅實的分析力與執行力為後盾,就像全台爭設創新創業基地卻沒有「創意亮點」支撐,成敗立判,無須數據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