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孔子、杜甫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交集

Foto

孔子有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強調不均造成不安,不安造成動盪,治國之道應致力於追求貧富差距之縮小,乃是為政鐵律。唐朝詩聖杜甫之詩句「朱門酒肉臭,野有凍死骨」,傳神地道出貧富差距的懸殊,短短數句便對照出人間不平。這位一代詩聖,留下無數千古名句,記述安史之亂民眾苦難心境。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研究消費、貧窮及財富,討論經濟成長的不平等現象。他指出,研究經濟須自微觀的個人經濟行為觀察之,分析家計個人的所得與消費現象,強調人們所追求的並不是唯一的經濟成長,而是追求幸福,脫離貧窮環境,避免貧富不均。

 古今中外名士皆有共識,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社會之不安不寧。然而,當今社會上貧富差距明顯的現象,處處可見,日日可聞。超級跑車富豪雲集,高檔餐廳玉液瓊漿,名牌皮包羅綺珠翠。五彩繽紛的光鮮亮影,在這個金穴銅山世界裏穿梭。

 不同於財富頂端的另一個晦暗角落,則看不見揮灑的彩帶。年輕人薪資低落,抬頭呆望高高房價,而無力購屋置產,前景茫然不知何往。走到窄小巷弄,舊凳殘燭,年老孤寂者踽踽而行,家徒四壁,寸縷無存。

 到底台灣的所得分配之趨勢如何?一般衡量所得分配的數據,採用吉尼係數,該係數愈高代表所得分配愈不平均。1970年代至1980年代約為0.30,1990年代提高,至2001年達高峰0.35,接下來逐漸下降而趨平穩,2014降至0.336。若觀察另一指標:第五分位組為第一分位組之倍數,在1970為4.58倍,至2001年達高峰6.39倍,2014年則降至6.05倍。

 數據顯示:台灣曾在1970年與1980年代度過所得分配較為平均的理想期,1990年之後轉為惡化,2010年後改善而趨平穩。雖然仍不如1970年代,難以回到經濟發展早期的所得分配平均景象,但在近十年來則稍有改善。

 上述數據反映所得分配近年來未呈惡化,但是社會對於貧富差距常有不滿情緒,批判日升,原由何在?此可由多種角度來思索之,本文無法一一臚列,且列舉一二面向陳述之。其中之一乃所得不等於財富,所得只是當年收入,所得偏低者不代表其累積財富額也低。前述吉尼係數用以衡量所得分配,但未反映財富分配,財富包括擁有房數與房價漲幅,便未計入所得數據。

 房價高漲讓人望塵莫及,房屋移轉過程的資本利得讓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財富分配不均惡化,民眾不服不平,激化社會反財團意識。杜甫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居住草廬,在秋風料峭入骨的感觸中,為天下寒士請命,希望社會上能有千萬間可供寒士安居之處,那麼他即使蟄居草廬,也可死而無憾。可惜最終因貧病交加,殞命於湘江小船上。

 社會上存在若干不妥制度,呈現不公平現象。以年金制度而言,軍公教退休金之給付,利息優厚而所得替代率高,屢被詬病。軍公教人員退休後每年領取年金幾與退休前所得相近,讓不少失業者徒呼負負。尤其是軍職人員於青壯年即可退休領取年金,讓退撫基金的財務不堪負荷。雖然18%利率只適用1995年6月前任職者,此類人員預期將逐年減少,但整體制度缺失仍頗多,確該改革,只是改革受到諸多阻力,推拖延宕,難以大刀闊斧更動。

 社會上的不公不義不平之感,有待化解。有些是制度使然,有些是傳媒擴散,有些是風氣感染。為解決問題,必須仰賴制度規劃與實踐,提供財富底端的人有破繭的機會。舉凡房價稅制的重劃,年金制度的改革,以及若干不宜政策措施,均應儘速檢討。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一千多年前的杜甫,當今的諾貝爾獎得主迪頓,都不約而同地呼籲降低貧富差距,消弭不平氣氛,營造安居樂業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