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結束於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採訪,返台後,不少人急著問我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的感想。
坦白說,記者生涯這麼多年,從1993年第一次「辜汪會談」,採訪時覺得凡事都新鮮、什麼都可以取材的情況相比,馬英九與習近平在兩岸分治達半世紀以上的時間舉行這場領導人會面,縱有萬千感觸,卻真的很難用言語或文字來形容。
記得在我到達新加坡的第一天,打了個電話給新加坡聯合早報一位極為資深的記者,我請教他有關於新加坡此次扮演的角色,他直接了當回答我,「就只是場地。」
大家都知道1993年新加坡「辜汪會談」之所以能實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居中牽線,才開啟了兩岸高層的對話,使得兩岸有機會直接互動與協商。
相對照,在目前的大環境下,要能舉行這場馬習會,最重要的關鍵點確實是大陸方面主動提出,台灣積極配合。因此,新加坡確實只是提供場地及協助。因此,他的問答也算是符合了我的期待,我想這可以說是兩岸關係的變化之一。
再者,我採訪了一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兩岸問題專家,這位學者在我連串的問題之後,給我一個結論,「為了台灣的發展前景,也就是國家(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利益,台灣內部有沒有真的好好思考,並且作好規劃以因應?」
在「馬習會」之後,發稿工作結束當晚,我和一位大陸媒體資深記者聊天,坐在Orchard Road上的一個24小時咖啡座,他談了很多對兩岸發展的期許讓我深感佩服。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了,「其實任何一位執政者,都要有耐心去等待兩岸關係更進一步的發展,不能求快啊!」
離開新加坡的那天,坐上計程車一路瀏覽過去2天半的時間內的街景,一直覺得我的心情怎麼往下沉啊?
想著近日看到的場景,想起採訪對象的談話,問自己,「是因為沒有機會重遊海皇大廈嗎(辜汪會談場地)?」「不是!」;「是稿子發得不夠好吧?」「有點是!」;「是新加坡怎麼這麼進步?」「不算是!」;「是馬習會的內容不如預期嗎?」「絕不是!」
一直到友人發LINE告訴我,她看馬習會的那一刻,想到我們逝去的青春於是流下眼淚,我才知,「正是!」我心情往下沈是因為,我在這條採訪線上22年了啊!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這22年世事變化何止白雲蒼狗,也讓我明瞭到兩岸關係有多麼複雜難行(導致我從不相信有真的兩岸專家);讓我學會兩岸之事往往如履薄冰,就算簽署了23項協議;還有,讓我看到作為一個台灣人,在兩岸關係中我們的優勢演變,形勢轉移。
返台之後,我重複看了多次自己的筆記及兩岸各自重發的馬、習談話全文稿,毫不令我意外的是,至今在台灣內部仍爭議不休,所談不外乎是馬英九總統是否有在現場對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出「一中各表」,且是否為何親自主持記者會,有損尊嚴等等之類的議題。
於是回到最初,只要有人問我見證現場的感受為何?我都只有簡單一句:「你看電視比我在現場看得更清楚。」因我真覺得,作為媒體,要發揮影響力去探討問題,在現在的氛圍中,好難啊!想要討論一下,台灣要如何因應未來變化?我想這句話,都很難引起共鳴。
簡單來說,兩岸關係在過去的22年來,走過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經歷熱切與冰封之後,其中的領會,能用語言真實表達出的東西很少。這可能和什麼有關呢?我想,是不確定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