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多功能真的好?

Foto

以前我的大學教授有句名言:「全方位就是沒方位」,記得那時教授所以說這句話,是當時內閣強調全方位拚經濟,後來的結果不出教授所料,因為面向太多、方位太雜,最後反而失了焦,政策推動成了半調子,經濟當然也沒因此救起來。我一直忘不了教授當時說的話,能成為通才的人太少,有辦法成為專才就已經很了不起,做事也一樣,抓到重點方向就不錯了,全方位到最後往往淪為散彈打鳥的沒方位。

 比較有趣的是,這兩年,在現代人強調「快」的節奏下,產品多功能或全方位似乎成了潮流,洗衣機同時兼具洗烘脫是小case,水/微波爐之類的廚具除了解凍、加熱還要可以煮菜、烘焙,手機更不用說了,除了可以講電話、上網,以後的手提音響和照像機功能幾乎都已被手機取代,再加上可以量呼吸、脈搏,有時想想,當隻手機還真忙,要負責的工作還真多。

 講到這個,當然也不能忘了吹風機。除了傳統冷熱風,現在當紅的吹風機,至少要具備什麼負離子和奈米離子功能,近日最熱門的型號,吹風機甚至有了skin模式,要讓你吹頭之外,也能用來吹臉了。可以想像,說不定再過幾年,這些家電可能再來個「大整合」,手機可能還要有出風口可以吹頭髮,或是水波爐除了烹調,也要會洗衣服。

 覺得太誇張嗎?其實這在要求多功能、物超所值的社會,一點也不誇張。不如想想我們身邊常見的便利商店店員吧。我常覺得台灣的超商店員是超人,除了點貨、收錢,還要會影印、煮咖啡、加熱食品、教民眾使用機器購票、付款,這還不包括先前超商提供代送洗衣、代沖相片服務,還有三不五時會有客人抱怨提款機壞了,要店員負責處理。我常想,一個店員有這麼多工作,時薪卻不到200元,真的是物超所值。

 再來看看記者吧,過去記者的工作可能就是認真的採訪和寫作,現在可不同了,除了即時新聞比快、日常新聞比好,不少人希望記者可以身兼數職,最好兼發影音新聞,甚至連過音、剪輯最好都是記者一手包,怎麼說呢,我們就稱它為「通訊社、平面、電子」三合一記者好了。所以,當有部分網友常在批評「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時,我心中都會暗想,是啊,如果多讀點書,考上的是財金、法律系,可能就不必做的這麼累還要被網友罵了。

 話題扯遠了,回到多功能是不是好的主題,說真的,多功能感覺上是比較便利,但當你看著厚厚一疊說明書頭暈腦脹時,是不是回頭想想這麼複雜的多種功能中,你真正常使用的有幾種?當多功能機器損壞時,修理的成本又比單純功能的機器多出多少?手機也是,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和外界聯絡,但太多功能的結果,常常是電力嚴重耗損,除非外加行動電源,否則一下就沒電,連想播接電話都沒辦法。

 最後回到記者這行業,再多功能的記者還是應該有核心職能,電視要求的是畫面、網路要的是快、平面要的是深度內容,請問一人身兼三職,究竟是該認真採訪,還是趕發即時,又或者應該先去剪帶?更不要說如果記者還要負責現場攝影,這又是一門專業。要求記者全方位,到最後,你得到的可能是一個什麼都半瓶水的記者,讀者也不會有好的新聞內容可看;與其多功能,我想,記者的技能還是單純點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