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成長的關鍵在於投資,新政府也非常重視。從最近一連串新聞來看,有些可喜的跡象,比如說日本三井計畫在台中港投資outlet,丹麥全球最大海上離岸風電商考慮來台經營風場,亞馬遜區域資料中心有望落腳台灣,美國生技大廠Amgen正式在台灣成立分公司甚至不排除設廠,這些投資案分布在生技、綠能和物聯網等相關領域,若均能實現,對小英的政策是強力背書。
除了外資,主管機關最近也宣布一系列措施,國發會準備成立產業轉型基金與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金管會也表示希望壽險業減少投資海外債券,將錢留在台灣,增加ETF投資及直接投資,以支持實體經濟。
台灣並不是沒有錢,事實上錢多到淹腳目,問題在於大家不願意投資,這牽涉到投資環境問題。但我們必須注意,直接投資和金融投資是不同的概念,去年外人直接投資台灣只有50億美元,排名在亞洲敬陪末座,和柬埔寨等小國差不多,但證券投資金額卻高達2,000億美元,屬於短期投機性資金。
在台灣投資環境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強力引導資金流向可能有潛在風險。幾年前政府曾編列龐大預算投資文創產業,成立12支基金,但結果成效不彰,因為根本沒有那麼多案子好投。我曾和某些保險公司私下交流,他們對於投資新創事業和天使資金存有疑慮,因為台灣缺乏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也沒有和中國大陸和外國互聯網生態系接軌,以致創投反而必須從大陸新創企業中尋寶。幾年前,政府積極推動「創櫃板」,發展微型企業,如今也都銷聲匿跡。
台灣本地企業,對投資一點都不熱衷,和亞洲其它國家相較比例偏低。問題在於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以及嚴苛的環保和勞工相關法規,讓企業家對投資為之卻步。陸資和外國私募股權基金(PE)對台灣某些產業雖有興趣,但卻遇到政策很大阻礙。
金融業資金若要投資實體經濟,無法直接投資,最好的方式是透過私募股權基金。由於台灣保險業「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比重和國際水平相比偏低,業者才會加碼投資海外PE。台灣缺乏完整的本土PE產業,但新政府已著手朝此方向推動。
國發會最近提出「促進民間投資的三駕馬車」,包括以新台幣1,000億元設「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以及設立100億元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用意良善,但有兩點須注意:第一、傳統企業轉型的手段包括裁員、合併甚至關廠,投資不是重點,參考中國大陸全力推動的「供給側改革」,著重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並大幅促進國有龍頭企業間的整併,換言之更多是減法,唯有重組完成後才能再做創新投資,究竟創新和轉型何者是關鍵字?
第二,先前的國家級投資公司突然加上貿易兩字,不知用意為何,難道政府想成立大貿易商?台灣一直沒有成立真正的主權基金,國家級投資公司類似現有的國發基金,投資方向一直在發展新創產業和支持新南向政策之間游走,實有必要重新釐清定位,可考慮參加全球新科技產業聯盟,支持台灣企業併購歐美日公司打世界盃,或打造東南亞布局基礎建設平台,如新加坡主權基金1994年在大陸投資「蘇州工業園」。
總而言之,促進投資需要有全方位整體的思維,沒有短期特效藥,不應只注重新創事業的增量,也要關注現有企業轉型的存量; 不只要探討金融和資金面,更需聚焦經濟與產業的真實需求; 不要只從國內金融資本動腦筋,還應把台灣打造成亞洲外資匯集的新焦點。資金和資源是不同的概念,資金可以購買資源,但光憑資金並無法解決問題。唯有有效整合資源,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並加強吸引外資直接參與實體創新經濟,才能真正突破台灣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