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貨幣政策的魔法棒

Foto

近日我國中央銀行又成媒體關注對象,基於個人曾在央行服務的經歷,故不揣淺陋,提出一些看法。先談貨幣政策。最適當的貨幣政策,因為各國經濟結構不同,而無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例如,美國屬封閉型經濟,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不高,內需才是驅動經濟的主要來源,因此,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策會議中只討論利率升降。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新加坡,由於新加坡的經濟開放程度非常高,進出口占GDP的比重超過300%,故向來以匯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調控目標。

 再來看台灣。我國出口占GDP大約七成,而消費(民間加政府)也約為七成左右,故兩者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在此情況下,我國央行必須重視匯率的變動,也必須調控利率的走向,因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多了一些挑戰。特別是如果匯率與利率之間出現必須取捨(trade-off)的情況時,往往面臨魚與熊掌的兩難。

 其中,尤以匯率的走向,甚難拿捏,也引起最多討論。各界對於匯率的看法,經常出現兩種論點,第一種是認為新台幣幣值「過高」,有損台灣廠商的出口競爭力,使台廠無法和他國拼鬥;另一種則是認為台幣幣值「過低」,有礙台灣經濟結構轉型、且是台廠落後他國競爭對手的主因。這兩種南轅北轍的看法,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匯率問題的複雜度。正因為匯率的高低並無一致標準,故而維持匯率的動態均衡與穩定就顯得重要,因為穩定的幣值可以為進出口商節省避險成本,避免「貨幣錯配」(currency mismatch),並有助於貿易拓展,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匯率水準的高低。

 與匯率攸關的另一個討論就是匯市干預的問題。這起源於美國財政部於本年4月根據「2015年貿易促進及貿易強化法案」(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 of 2015),將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和德國等5國納入「觀察名單」,並點名台灣持續單邊購入(干預)外匯市場。美國財政部之所以向該國國會提出這份報告,主要是企圖嚇阻貿易對手國利用「不公平」的匯率措施,在國際貿易中獲取競爭優勢,進而不利美國人民的就業機會與廠商獲利。而一旦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美方將會採取若干「懲罰性措施」。

 美國對於其國家經濟利益的捍衛向來不遺餘力,透過貿易報告的發布來對他國的匯率政策下指導棋,考量的是美國利益;但就我國立場而言,小型開放經濟體面對匯率的波動,不可能完全不加以理會,倒不一定要追隨美國的指責(finger-pointing)而起舞,更應該思索的是哪一種匯率政策最符合我國利益。尤其美國在其37頁的貿易報告中,定義所謂的「單邊干預」是指一國持續淨買匯一年累計達GDP的2%,依此標準,美國、日本先後採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造成美元與日圓大幅貶值,從而出口競爭力也水漲船高,此等舉措由於不涉及實際買賣外匯,故不屬於其所定義的「干預匯率」。這樣的判斷標準是否公平,值得深究。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經濟成長疲軟,且各國多因財政狀況不佳,故僅能依靠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多年來即不斷強調,僅靠貨幣政策無法讓經濟成長,債信佳的政府必須利用財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資。台灣同樣因為舉債上限問題,而如同多數國家一般,政策面靠央行獨撐經濟。然而,利率有其極限,匯率則是兩面刃;貨幣政策或許神秘,但央行總裁手中並無哈利波特的魔法棒。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服務單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