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1日,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屆滿15周年,這一天之所以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於中國2001年與WTO簽訂的入會議定書中的第15條(即「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條款)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地位」,在中國入會屆滿15年後到期終止。
然而,美國、歐盟和日本這3大經濟體並不打算認帳,相繼在最近半年內表態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恐讓中國在越來越頻繁的貿易糾紛中,陷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中國因此在日前一狀告上WTO,希望幫自己鬆綁。
根據中國入會議定書第15條,如受(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的生產者不能明確證明生產該類產品的產業在製造、生產和銷售產品方面具備市場經濟條件,則該WTO進口成員可使用不依據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不被承認為「市場經濟地位」,其他國家可以根據指定「替代國」同類產品的成本,來判斷反傾銷是否成立。中國因這條款吃過很多虧,如過去歐盟和美國對中國彩色電視提出反傾銷,就是以成本高出甚多的新加坡和印度價格為參照標準。
弔詭的是,WTO規則並沒有對「市場經濟地位」進行定義,要認定中國是否具「市場經濟地位」,竟然是握在中國2001年入會前,對「市場經濟體制」有相關國內立法的經濟體手中,他們才有資格判定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這些國家,主要是與中國貿易戰正打得火熱的美國、歐盟、日本、印度。
美歐日不願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姑且先不論它們有沒有私心,想要透過這種方式掐住中國,讓自己在未來與中國貿易戰中取得較有利的位置。
事實上,歐美日原本就是市場經濟發展最成熟的地區,對於市場經濟自然有較高的判斷標準,以中國目前動輒透過政府財政補貼和稅率優惠等方式,讓國內企業得以壓低產品價格,利於在國際市場競爭,在鋼鐵和汽車配件等產業尤為明顯,早為西方國家所詬病,也是這幾年歐美與中國屢屢爆發「雙反」貿易戰的根源。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和最大出口國,經濟實力自不在話下,市場也在逐步開放中,但是否是市場經濟,並不是中國自己說了算。
在這個節點上,除了找WTO當裁判,中國本身也應該向真正的市場經濟靠攏,減少政府對市場上的干預,讓歐美日心服口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