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呈現下行的新常態,加上投資環境發生負面變化,部分在大陸的台外資企業紛紛「孔雀東南飛」,移轉生產基地到東南亞和印度等地,國內不少人也看壞大陸市場的前景。然而,最近日本方面的調查結果卻顯示:日本製造業看好中國大陸是中長期投資國對象之一,以及對大陸市場未來成長潛力充滿期待,並有明顯「回歸中國」的趨勢。此一現象對於正在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台灣應有新的啟示。
過去多年來因中國大陸的工資不斷上漲,勞動力難以確保,減弱了加工貿易出口模式的競爭優越性;加上中日兩國在釣魚台的主權爭議,大陸境內爆發反日遊行事件,導致日資企業在當地擴大業務的意願持續降低,甚至為避免因兩國政治關係緊張而衝擊日本企業在大陸市場的利益,已重新調整對中國經貿戰略思維,並採取「中國加一」(CHINA+1)戰略,在大陸之外的第三地設立新生產基地。
最近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發佈日本製造業在海外投資調查結果(2016/12/12)指出,日本製造業因出於對中國大陸經濟減速的擔心,這幾年願意到大陸投資的企業大幅減少,不過隨著大陸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如小型車減稅等)發揮了效果,同時整體消費持續擴大,已獲得日本製造業較高的評價,並對大陸的市場規模和成長潛力充滿期待,甚至把它列為僅次於印度、排名第二最看好的中長期投資國對象。
另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也發佈針對進駐亞太20個國家和地區的日資企業之調查結果(2016/12/21)指出,日本製造業將在中國大陸擴大業務的意願比前幾年提高了,主因是大陸的工資上漲速度已正在放緩,以及當地原材料採購成本低廉,更使得日本服裝等紡織相關行業再度要擴大在大陸生產的趨勢浮現。JETRO形容日本製造業似乎已出現「回歸中國」的趨勢。
反觀國內,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推動新南向政策,強調加強與東南亞和印度的多元關係,卻刻意淡化中國大陸市場的存在感,並力爭擺脫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已讓工商企業界懷疑其背後的政治考量可能影響現有兩岸經貿關係走向?不過,蔡英文總統在出席2016年度大陸台商端午節聯誼晚宴已首度公開強調:新南向政策和兩岸經貿都是台商全球佈局的一環,彼此並不衝突,而且還相輔相成。蔡總統還期待大家都能用全方位佈局的思維和做法,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事實上,若從目前台灣接單的數字看來,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仍舊是台灣最重要和主要的出口市場。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數據,2016年11月台灣自大陸和香港地區的接單102.5億美元,是睽違兩年後再破單月接單達百億美元大關,年增率為12%。另據財政部統計處的資料,同期台灣對大陸和香港地區的出口金額則為107.1億美元,年增率為19%,也是近46個月來的最大增幅。
從上述數據應可看出,儘管政府為降低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也推動新南向政策,但短期內兩岸的貿易結構似乎很難調整。或許,日本製造業從「CHINA+1」到「回歸中國」的趨勢,對台灣可以有新的啟示。尤其蔡英文總統在接見全國工業總會理監事時曾強調:「中國市場與發展新南向是一樣重要!」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不管新南向政策或兩岸經貿,只要照著市場規律走,路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