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人民幣走跌如何解讀?

Foto

自2015年下半年起,人民幣兌換美元之匯率呈現貶值之走勢。在未來美元可能走強之預期下,各界普遍對人民幣也持續看空。人民幣相對美元走跌,該如何解讀?是否表示人民幣的價值下降了呢?

 貨幣的價值,有「對內價值」與「對外價值」之分。對內價值表現在國內的購買力上邊;當國內一般物價或資產價格上漲時,貨幣的購買力下滑,就表示其國內價值下跌了。貨幣的對外價值,則因國際間欠缺一個可共同衡量、比較各國貨幣價值的標準單位(numeraire),故在衡量與討論上,顯得複雜許多。

 在國際金本位時代,各國貨幣都以黃金作為計值的標準單位,都訂有一個與黃金的兌換率。當同一數量的一國貨幣可兌換的黃金數量增加時,其可換得的他國貨幣數量也等比例增加,即意指該國貨幣的對外價值上升了。

 貨幣的價值不宜只看與美元兌換率

 如今,金本位已成過去,各國貨幣之共同計值單位消失。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元成為國際間使用最廣的貨幣,國際上遂習慣改以美元為計值單位,並以各國貨幣與美元間之兌換率為常用的匯率。此一多年來習以為常的貨幣對外價值表示法,在美元本身的價值大致維持穩定時,尚不致發生問題;但美元價值若有顯著波動,即出現了難以由一國貨幣兌換美元匯率的升貶,分辨出究竟是美元價值在起伏,還是此國貨幣在升貶之困擾。

 以美元與六種主要國際貨幣之兌換率的幾何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美元指數,可作為美元價值的衡量指標。以1997年為基期的美元指數,於1995-2016期間在90至130間曾呈現幾波起伏,故美元價值並不十分穩定。觀察美元指數走勢(見右圖),自美國結束第三次量化寬鬆(QE3)的2014年10月起,呈現明顯快速走升的趨勢。

 在美元的價值並不穩定的情況下,以美元為計值單位的匯率,遂失掉了能適當衡量各國貨幣對外價值的功能。以川普自去年11月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的最近這段期間為例,川普的經濟政策主張引發美國未來通膨可能增溫、利率將進一步調高之預期,導致美元強勁走升。對此一現象,媒體報導有說是「美元強勁升值」者,也有說是「各國貨幣全倒」、「新興市場貨幣重貶」者;「人民幣面臨重大貶值壓力」也被廣為報導。

 雖然匯率是兩國貨幣間的兌換率,美元走升必然意謂著他國貨幣相對美元走貶;但是近期之匯率變動,嚴格言之,應是美元價值走強,不宜說是其他貨幣(包括人民幣)走跌。

 名目有效匯率是較好的指標

 由於美元價值並不穩定,不適合作為各國貨幣之計值單位,國際上乃改以「名目有效匯率指數」作為衡量一國貨幣對外價值的衡量指標。所謂「名目有效匯率」,是將一單位的一國貨幣所能換取各國貨幣之數量,予以加權平均(通常以兩國間的貿易量為權數),所算得的「平均能換得他國貨幣之數量」。

 此一指數若上升(下降),即代表該國貨幣對所納入計算的所有各國貨幣,平均而言價值是上升(下降)了,或換言之,也就是升值(貶值)了。

 人民幣價值走跌幅度有限

 以2010年為基期的名目有效匯率衡量人民幣的對外價值。圖1顯示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自2015下半年起呈現貶值走勢,2016年底之匯率約略貶至與2009年底相當;而人民幣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雖然自2015年11月的波段高點127.3開始下滑,但至2016年11月(數值為117.6)只下跌了7.6%,約維持在與2014年10月相同之水準,仍比2009年底(97.73)高出20.3%。因此,人民幣對外價值雖有下跌,但幅度遠小於兌美元匯率所顯示者。

 人民銀行在2015年8月為了順利讓人民幣納入SDR,調整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形成機制,使之符合IMF對匯率市場化之要求。人民銀行自2010年6月採行的匯率制度改革,已將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容許每日在某一幅度內波動。故而,目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決定上的重要參考數據之一,是「一籃子貨幣」;換言之,也就是人民幣依該籃貨幣所算出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如今,中國大陸所採行的是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人民銀行負有調控匯率之職責,從而吾人可以引申:維持人民幣名目有效匯率,也就是人民幣對外價值的某個程度之穩定,應是當前人行調控匯率時的主要政策考慮因素之一。

新台幣價值先跌後升

 至於新台幣的對外價值,中央銀行基於中央銀行法之要求,長期以來重視新台幣對外幣值的穩定。但所謂「新台幣對外幣值」,外界通常都只關切新台幣與美元間之兌換率;央行更關切的,事實上也是名目有效匯率指數(也關切可反映我國出口競爭力之「實質有效匯率指數」)。統計顯示,央行不僅將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維持得相對穩定(例如相對於韓元),新台幣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更是穩定。

 以東亞金融風暴結束之後,2000年以來這段期間來觀察:以2010年為基期的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自2000年以來始終維持在96.85-120.46的狹小區間內平緩地小幅波動;且大體呈現先降後升的走勢。此指數自2000年5月至2009年11月呈緩步下滑趨勢;自2009年12月起,則反轉逐漸爬升。2016年11月之指數(111.56)升至與2002年8月及2005年7月相同之水準,比此期間2000年5月之最高值(120.46)低了7.4%。

 要言之:貨幣的對外價值應看其名目有效匯率指數,不宜老是看與美元的兌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