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促成全民健保永續經營的新思維

Foto

全民健保一向是台灣的驕傲,也為世界各國普遍稱頌,但近年來面臨財務拮据的窘境,迫不得已,在二代健保中增加了2%的附加保費,並對醫院申請健保費用進行總量管制,使醫院成為成本降低(cost down)的行業,致醫事人員薪水漲升有限,相關人員過勞的問題層出不窮。在不少的新南向政策說明會、宣導會中,不少專家一再表示,醫療健康是台灣目前最具競爭力的行業,如能建立有效平台,整合可行的商業模式輸出,透過醫療建立的台灣「品牌」,有助於拉拔其他產業知名度,形成「暈輪效應」,將是台灣產品、服務拓展東協市場的重要利器。因此,大力推動國際醫療、善用科技,建構新的商業模式,尋求新的藍海策略,應是未來全民健保永續經營的關鍵策略。

在國際醫療的推動上,打破醫療不能產業化的迷思,但輔以中低收入回饋金,或國際醫療盈餘的部分比例回饋健保,來爭取國人支持。同時,政府投入更多資源補助醫院在目標國家、城市建立門診中心,一方面建立通路、知名度,另一方面轉介病人,才能廣為招徠各國病患,擴大台灣國際醫療的影響力。

就新科技而言,結合巨量資料(big data)的分析,有助於降低健保支出。據資料顯示,國人從50歲開始醫療花費即迅速增加,其中52.1%的醫療支出金額,是分配用在50歲以上,60~8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的醫藥費則是20~29歲年輕人的5~9倍,老人藥費主要用於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及癌症的抗腫瘤標靶藥物、心臟病等。台灣20歲以上人口的糖尿病盛行率達8%,估計約有14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健保局一年花在糖尿病上的費用達184億元,約佔年度支出的4%,醫療負擔相當驚人。

 糖尿病患者的最大威脅來自於各項併發症,包括腎臟病變、心臟病、中風、視網膜病變、血管病變等。病患血糖控制一旦不佳,就可能得面對長期洗腎、中風、失明等問題。專家表示,糖尿病患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2到4倍,有四分之三患者會死於心血管疾病;台灣有近三成糖尿病患者併發腎臟病,七成併發心血管疾病,再加上洗腎,臺灣一年健保支出因糖尿病相關花費約佔15%。透過big data的分析,掌握全民健保的大宗支出,投入更多資源研究因應,應可以有效降低健保的支出。

至於新的商業模式,在此以糖尿病的「運動處方」為例,提出可能的藍海策略。就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散步時機很重要。紐西蘭一項研究發現,每天三餐飯後花10分鐘散步,比每天其他時間花30分鐘散步更能幫助降血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在三餐飯後馬上散步,血糖下降幅度會比一天其他時間花30分鐘走路更下降12%。運動可以降低血糖是常識,而飯後運動效果更大,亦即透過「運動處方」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用藥。我們去醫院看病,通常開的是藥方處方,而在歐美,越來有更多的醫生開「運動處方」給患者,國健署的333計劃,每個國人每星期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要達130下,即基於「運動處方」而設計出來的。

針對亞健康者,減肥者或慢性病患者,如果可以透過運動來達到效果,將是花錢最少的處方了,也可以對健保產生最大的貢獻。據了解,目前台灣已有研究團隊和台灣知名的糖尿病診所,完成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了,結果也令人興奮。他們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糖尿病運動處方,在合適的時間,做對的運動量,每天只花二十分鐘,就可將病人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之下,在全世界屬於創舉。目前團隊正在第二階段的臨床,和更多的醫院,在不同區域,進行更多樣的測試,智慧財產權也在申請中。

期待在一至二年內,打造出專門為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私人量身定製的運動平台,讓每個用戶在使用這平台三次之內,可以調練出最合適個人的運動模式。如果計畫成功,將會帶來下面幾項影響:第一,對運動醫療的重新定義,是個破壞性的創新;第二,大幅度改善健保的支出;第三,場域一旦成熟,平台建置完善,可以進行整廠輸出。當然這個「運動處方」也須衛福部支持及提供醫師誘因採用,才能克竟其功。

全民健保是國人的驕傲,但面臨財務拮据困境時,應有嶄新思維,如能適時推動國際醫療、導入科技及應用新商業模式,方足以化危機為轉機,確保其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