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論一例一休與年金改革 對台灣經濟的可能影響

Foto

去(2016)年5月,民進黨政府上台以後,就開始進行所謂轉型正義的變革,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及處理國民黨不當黨產等諸多問題。這其中一例一休關係到勞工與雇主權益的問題,而年金改革則更是與軍公教及勞雇雙方都有關係,其影響層面更大。

 從表面上來看,這兩個重大的改革是與勞雇權益的公平及世代的公平有關,但是其實這些改革都牽涉到生產成本、恆常所得與消費支出等主要的經濟因素,因此對於台灣未來經濟發展都有很重大的影響。國人在看這些重大改革時,絕對不能忽視這些影響,經濟學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我們為了達到某些號稱「公平正義」的政策時,其實我們同時也必需付出許多經濟效率與經濟發展的成本,這是大家都必需注意的。尤其是,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效率與經濟公平經常很難兩全其美,如果有一個政策能夠同時達到這兩個目的,這當然是最好的政策;但是很多時候,這兩個目標是相違背的,這時我們為了達到其中一目標(公平正義),而必需犧性另外一個目標時(經濟效率與成長)時,就必需特別小心可能產生的負作用。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例一休可能帶來的影響。簡單的說,一例一休造成每周一定要休假一天,如果雇主仍然要求員工上班的話,必需在未來再補休一天(或多給一天的薪資),因此企業的人事成本自然就增加了。依勞動部估計,大約會造成企業的薪資支出平均增加約8%到10%,至於對個別企業的影響大小,則要看其屬於勞力密集產業或是資本密集產業而會有所不同。在薪資成本上升情況下,企業一方面可能會增加聘用員工(減少加班),另一方面則可能減產,最後就是以調整價格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依主計總處估計,一例一休大約會使物價上漲約0.3%,這其中應該還不包括有些廠商可能會藉機漲價的部分。

 依據上述的分析可知,一例一休政策一方面會造成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cost-pushed inflation);另一方面,產出也會跟著減少,這就形成了標準的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lation)。這對於已經低迷不振的台灣經濟而言,可以說是火上加油。

 接著,再來看年金改革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雖然目前年金改革的最終版本還沒有確定,但是依行政院的初步版本來看,公教人員退休金中的18%利率將在幾年之內走入歷史,同時所得替代率將會下降至六至七成,也就是說,平均每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可能會減少二至三成。由於這些減少不是一次性的減少,而是每個月都減少,所以這是一個所謂恆常所得(permanent income)的減少。依傅利曼(M. Friedman)教授所提出的恆常所得假說,當人們的恆常所得減少時,其消費支出必然會跟著大幅減少。同時,儲蓄會跟著增加,因為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會增加,所以在年金改革之後,一定會立即遇到民間消費大幅減少的情況。注意,這裡指的是民間支出減少,而不是政府支出的減少,因為政府可以把退休金減少發放省下來的部分,改成其他形式的支出,例如補貼其他弱勢團體或增加軍費支出等等。

 年金改革的另外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可能會把勞保繳費的費率由薪資的9%提高到18%,而如果扣繳比例仍維持員工、企業及政府各占二、七與一成的話,每一個個體負擔比例都會加倍。其中影響最大的將是企業,因為員工未來可以拿回此一部分,因此即使他們現在也許因為支出增加一些而有所抱怨,但是因為未來可以拿回這些錢的機會增加,所以他們比較不會有問題。但是,未來企業的成本也會因此而增加,如果依比例不變來計算的話,企業會多支出員工薪資中的6.3%,此一大小與很接近於一例一休所造成勞動成本的增加,因此同樣可能產生成本推動的停滯性通貨膨脹。

 顯然,這兩個重大政策都會造成企業成本增加,產出減少,同時物價上升,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即經濟成長減緩與物價上升同時發生。這對於經濟成長已經大幅減弱的台灣絕對是不利的;不但如此,因為一方面餅變小了,另一方面,物價卻同時上升,對於所有國人來說都是不利的。因此,即使分配的比較公平,又怎麼樣呢?說的更嚴重一點,這與共產社會(或是共慘社會)的最終結果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