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軟硬實力並進 放眼2050年價值

Foto

國家預算乃國家之靈魂,面對預算編列問題政府不可不慎。從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書來看,國家競爭力主要指標為基本需要、效率強度與創新因素。台灣在基本需要指標上,基礎建設從2005年的15名提升到2016年的13名,但在體制面,卻由2005年的22名掉到2016年的30名,體制面的擘畫遠比基礎建設更需提振。

另以執政效率強度來看,從2005年的排名6掉到了2016年的排名16,其中高等教育與訓練從2005的排名6掉到了2016年的排名17,技術準備度從2005的排名6掉到了2016年的排名30;創新因素則由從2005的排名8掉到了2016年的排名17,這些數據顯示了台灣在人力培訓與技術創新突破方面仍有精進空間。

參考國際經驗,美國2050基礎建設計畫提出以經濟、環境、公平三大核心發展戰略,聚焦綠能、水資源及交通,近似於台灣的前瞻計畫:綠數水道鄉,但台灣前瞻計畫第一期的經費1,089億元,偏重於硬體基礎建設,在制度面、體制面上,沒有通盤配套措施與激勵誘因,目標恐難達成。

台灣亟需提出2050整體戰略計畫,務需軟硬實力並進,勾勒2050年的未來樣貌:銀髮社會、無人車、機器人等。未來會有新的科技、材料、產品與生活,就連行銷通路都將不同,市場供需將被翻轉,甚至製造業不再需要工廠。面對數位化時代,未來價值鏈將巨變,而國家須站在政策面,集結產官學界,提出創新對策,端出產業發展路徑。2050年價值要能大聲說出來,才能改變民心、扭轉低迷社會氛圍,找回對政府的信任、帶給年青人希望,才能達到2050經濟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