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蘇東坡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用來形容當今社會朝野多種態樣,頗為神似,類似事件層出不窮,俯拾即是,僅以數端臚列之。
到底台灣該不該增稅?這問題訴諸民調,必是一面倒地反對。若要評估稅賦重不重,可從各國租稅負擔率的相對高低來觀察,即政府賦稅收入占GDP之比例,以2016年為例,台灣為12.9%,低於日本19.3%、美國20.1%,更低於歐洲的德國22.9%、法國28.6%、英國26.5%。從這些數據來看,台灣之租稅負擔率在國際間乃是相對偏低,倘若擇此數據為唯一標準,解答則是增稅。
然而,反對增稅者比比皆是,一般人寧可守住荷包,不願交付國庫。或許不信任政府運用資金效率,寧可慷慨資助鉅變窮疾;或許不明稅賦資金去向,寧可錢拋股市干冒虧損風險; 或許不諳國際租稅趨勢,只是欣羨他國社會福利優渥。在選舉頻仍的台灣,增稅乃是各候選人都不敢開口吐納的話題。
再問另個問題:到底政府公務員人數應否瘦身?目前此議已是既定政策方向。若進一步觀察公務人員人數占總人口數之比率來看,近兩年間,台灣為2.2%,低於日本2.7%、美國6.8%、德國7.2%、英國8.3%、法國8.4%。台灣此比率與他國相較,乃是偏低,具有擴充空間。
然而,政府應該瘦身的說法仍然無法廢棄,各機關採取遇缺不補之逐步縮編措施。或許是政府施政效率不彰,不似民間企業用人必計績效;或許是諸多政策效果難以量化,未見幕後公務人員的殫精竭慮;或許是政府人才分配未盡完善,工作分配不均。在民眾怒斥執政失職時刻,也有公職人員積勞成疾甚至衰寂情事。
當今社會環境,萬家爭鳴,紛擾不斷。無論是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反同挺同,意見紛歧。國際上亦然,各種論點針鋒相對,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貿易自由化與貿易保護,相互結盟與脫盟,令人焦慮的議題正在國際間蠢動延燒。
對於如何進行決策抉擇,經濟學上有最佳、次佳、再次佳等不同理論。進行決策選擇時,由於資源、經費、人力、時間有限,必須進行抉擇,期能得出最適策略,在不損及其他成員福利下,提高某成員福利,讓所有成員都能獲致最佳效用,此稱為最佳理論(The Theory of First Best),乃柏拉圖最適境界(Pareto Optimality)。
柏拉圖最適境界的前提,往往是在多項條件都滿足的情境下進行。例如市場結構為最有效率的完全競爭型態、各方協調之交易成本不存在、相關資訊完整周全等等。實際狀況則是諸多條件難以同時滿足,市場存在若干扭曲,決策者必須在部分條件被扭曲的情境下進行配置。舉例言之,假若五項假設情境是柏拉圖最適境界,其中一項假設條件不符合時,此時之處理,並不是讓其他情境採行原來配置策略,而是所有情境必須隨之調整,否則會有更多扭曲,此稱為次佳理論(The Theory of Second Best)。甚至進一步尚有再次佳理論(The Theory of Third Best),認為資訊不全下,決策者應就已知的扭曲情境去處理,而不是在未知情境下加上更多的扭曲,因此補足資訊缺失乃是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
百家爭鳴的世代,各方常有執著立場。國事如麻,經緯萬端,決策者自難面面求全。為求全民福利最大,切忌只顧一方立場,失之一隅之見,宜衡諸多維,全盤思慮,提升決策高度。沉謀重慮,能夠獲得最佳情境是第一選擇;在多方限制與扭曲條件下,宜重作全盤規劃以尋求次佳決策;進一步而言,勿倉卒行動,宜搜全資訊,擘肌分理,以作再次佳決策。成嶺或成峰,隨所立角度而異,若不識廬山真面目,貴耳賤目,決策之危矣!
(本文僅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服務機關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