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綠色債券問世10周年 前景可期

Foto

綠色債券已問世十周年,市場發展愈趨成熟,逐漸成為關鍵的資金來源,資助為全球經濟減少氣候變遷影響的各種專案。

 回顧過去,綠色債券的發展並不容易。2007年7月,首檔綠色債券發行並籌得6億歐元。其後數年市場持續淡靜,直到2013年才突破年發行量100億美元。這個數字與債券市場的整體規模相比,仍微不足道。

 然而,十年後的今天這個資本市場的新成員已茁壯成長。去年,全球綠色債券的集資總額超過900億美元,相較2015年超過雙倍成長。其中,波蘭發行全球首檔主權綠色債券,集資7.5億歐元。今年1 月,法國發行總額70億歐元的22年期綠色債券,規模之大、年期之長,創下新的里程碑,認購金額逾230億歐元,遠超過發行規模。

 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威脅迫在眉睫,急需大量資金發展低碳技術和基礎設施,例如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發電場、低碳交通系統,以及綠建築甚至整個城市節能和節約用水的技術等。全球有意投資「氣候友善」(climate -friendly)項目的資金持續增加,綠色債券則能幫助企業獲得資金進行環境永續發展的專案。

 至今綠色債券在全球債券市場的占比仍不足1%,但我們對其發展相當正面,其成長動能強勁,假以時日可望成為發行人和投資者難以忽視的領域。

 首先,企業、消費者及投資者都深刻感受到環境污染和全球氣溫上升的風險。2015年全球多國簽訂《巴黎協定》,促成各國就因應氣候變遷的必要性達成共識。協定要求近200個締約方自行制訂計劃,以達成控制全球氣溫相對於工業革命前上升不超過攝氏兩度的目標。此舉立即刺激全球綠色科技投資和融資活動。

 其次,技術進步使得更多低碳的替代方案更加經濟可行,包括替代能源技術、電動汽車與電池等。綠色投資不僅合乎道德,也是符合經濟效益的選擇。

 第三,中國大陸和印度亦大力推動綠色經濟。此兩國在2015 年首次推出綠色債券,進一步擴大綠色債券的版圖,改變之前由歐美主導的局面。去年,中國大陸的綠色債券發行量由2015年僅10億美元上升至超過330億美元,佔全球總額逾三分之一。印度的發行量相對較低,去年僅略高於10億美元。但與大陸一樣,印度亦正經歷低碳技術的轉型。

 儘管有些面向尚待改進,例如對於「綠色」定義的市場共識、由誰評估相關債券是否「綠色」、發債集資的款項,是否確實投入氣候相關或環保項目等。不過,市場已持續在標準化和監測方面不斷取得進展,例如標準普爾今年4月份推出一套工具,不但可以評估債券是否屬於綠色債券,還能評估其綠色等級。

 發行綠色債券的優勢不容忽視。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投資者,往往不希望投資組合涉及碳排放量高、不具可持續性的發行人和業務。透過發行綠色債券,企業可把握此類投資者日益成長的綠色投資需求。截至2016年初,採取「負責任投資策略」的專業管理資產約有23兆美元,比2014年增加25%,佔全球所有專業管理資產逾四分之一。匯豐的最新調查亦顯示,全球有三分二的機構投資者希望將更多資金用於低碳和氣候相關投資。

 此外,發行綠色債券可證明發行人關注並積極因應全球暖化的挑戰,而識別、減少及監控氣候風險狀況的要求,有助發行人將低碳思維融入企業文化和商業策略。長遠來看,有助提升發行人的發展前景與股票估值。

 在台灣,綠色債券市場正開始發芽。台灣企業與機構投資人逐步深化永續發展策略,政府亦持續推動綠能政策、發展替代能源,並計劃大舉投資綠能基礎建設,這樣的大環境為本地綠色債券的成長提供良好養分,同時綠色債券也可望成為促進台灣債市與國際板市場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風險,綠色債券市場的年代來臨已然可期。